释义 |
四川方言词源︱后记 后记 有关四川方言研究,对我说来纯属无心插柳,因几乎每天都和传统的四部典籍打交道,自然知道四川方言中的许多词语大有来历,日积月累,也就逐渐涉足其间了。作方言研究,不外两条途径,一是平面描写,二是历时考察。一般的方言词典,基本上属平面描写,只回答有什么,不回答为什么。如果要知其所以然,对于了解到的相关平面信息追问为什么,则非历时考察莫能回答。拙作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四川方言词语续考》,即为历时考察的一点心得。 承蒙巴蜀书社相邀,就四川方言词语溯源推出一本面向广大读者的书籍。原本考虑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对许多颇有来历的词语加以文化性的解说,但因时间紧迫,便在原《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的基础上修订增补,奉献给读者。具体做法是,抽换了一些条目及书证,增加了一些词语,溯源有所加强,删去了一些繁琐考证及相关辞书的著录情况等。 巴蜀书社建议本书定名为 “四川方言词源”,当然是个很好的题目,只是笔者担心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尚祈读者明辨,绝非笔者妄自虚矜浮夸。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 13JJD740014) 的支持。特别要感谢巴蜀书社对学术研究的大力扶持以及为此付出的心力。还要感谢的是,友生樊莹莹通读了全稿及校样,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秦越编制了词语索引。 对以上关心、支持完成本书的单位和个人付出的辛勤劳动,谨表示衷心的感谢!蒋宗福 2014年4月29日于四川大学农林村厂庐 |
☚ 四川方言词源︱前言 四川百科全书 ☛ 0001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