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塞sì sài

❶四面屏蔽。樊珣《忆长安·十月》: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
❷四方藩国。云谣集杂曲子《洞仙歌》之二: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
❸四方边塞,四境。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之一: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四塞

❶國境四面險要之處。《文選》班固《東都賦》:“且夫僻界西戎,險阻四塞。”
❷遍布。賈誼《旱雲賦》:“或窈窕而四塞兮,誠若雨而不墜。”蔡邕《述行賦》:“雲鬱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

四塞

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禮記·明堂位》: “四塞,世告至。” 鄭玄注: “四塞,謂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者。” 陸德明《經典釋文》: “塞,先伐反,注同,又先則反。”

四塞

四塞

充塞四方。《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郑玄《笺》: “塞,充实也。”《说文》:“塞,隔也。”《礼记》有:“四塞告至。”注:“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司马相如《长门赋》:“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空中浮动的乌云汇聚一起充塞四方。

☚ 四佞   四始尽在 ☛

四塞

(-sài)四面皆有天险,可作屏障。《史记·苏秦列传》:“秦,~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四塞

(-sè)❶ 堵塞,不通。文天祥《正气歌序》:“乍晴暴热,风道~。”
❷ 充满,遍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

各种状态的国家

各种状态的国家

平原国家:土国
主权完整的君主国家:独立王国
境内多沼泽之国:泽国
游牧国家:行国
夷狄国家:阴国
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龙荒
贫穷落后的国家:贫国 穷国 窭国
缺乏粮食的国家:饥国
邻近的国家:邻国 邻封 邻邦 旁国
四方邻国:四邻
和好的邻国:和邻
关系密切、相互依靠的友好邻邦:唇齿之邦 唇齿之国
敌对的国家:敌国 敌庭
邻近敌国:邻敌
小的国家:小国 下国
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附庸
极小的国家:蜗牛国
弱的国家:弱国 罢国 羸国 瘠牛羸豚
弱国微民:枯槐聚蚁
衰败混乱的国家:齐梁世界
被讨伐的国家:诛国
地处冲要的国家:衢国
统一的国家:一统天下
离散的国家:頖国
处于分裂动荡中的国家:破碎山河
被灭亡的国家:胜国
已灭亡之国:亡国
隶属或附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区:属国 属地
远方的属国:远国
附属于大国的小国:附庸 仆从国
封建王朝的侯国或属国、属地:藩(藩属;外藩)
古称分封及臣服之国:藩国 藩维 藩翼 藩邦 藩落
藩国、藩镇:藩垣 藩辅
四方屏藩国家:四塞
在诸侯中势力最大取得首领地位的国家:霸主
在诸侯国中处于盟主地位的国家:霸国 霸图
春秋后期指势力中等的国家:千乘之国
西方极远的国家:乌弋
被资本主义国家侵占并移民居住的地区或国家:殖民地
侵略成性的国家:虎狼之国

☚ 外国   好的国家 ☛

四塞

❶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素问·阴阳离合论》: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❷脉象与四时不相应。《素问·至真要大论》:“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后世以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为四季正常脉象)

四塞

❶四时之气闭塞不通。
❷脉象。即脉象不应时的现象。

四塞

北朝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东阻太行、西有蒙山、南止霍山、北扼东、西陉关,东魏大丞相高欢以为四塞之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