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托克逊县
托克逊历史上又称九台。汉代为车师前国地,唐设天山县隶于西州。清代为吐鲁番属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托克逊县,先后隶属焉耆专区、迪化专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由自治区直辖和乌鲁木齐市辖。1975年起隶属吐鲁番地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县政府驻托克逊镇,距吐鲁番市58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62公里。
辖4乡、3镇、2个农牧场、46个村。1995年总人口10.13万人,有16个民族,其中以维吾尔、回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8.46万人,占83.5%;农村人口8.07万人,占79.7%;农村劳动力4.17万人。
有耕地1.25万公顷,天然草场31.78万公顷,林地1 300公顷,养殖水面173公顷。水资源主要靠6条山谷河流和坎儿井引水,年径流量约3.6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4亿立方米。气候属暖温带极端干旱内陆荒漠气候,年均气温14℃,年日照2 789小时,无霜期286天;年均降水量6.3毫米,蒸发量3 488毫米。多西北风,被称之为“风库”,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盛产春小麦、白高粱、棉花、芝麻、绿豆、红花、葡萄、西瓜,托克逊的花生闻名全疆,红心脆甜瓜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野生动物有黄羊、大头羊、金钱豹、鹰、雪鸡等;野生植物有当归、麻黄、雪莲、贝母等。
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有“天然聚宝盆”之称。已探明储量的有24种,其中煤50亿吨,膨润土1.15亿吨,堪与世界最大的怀俄明膨润土矿相媲美,湖盐6 000万吨,石棉75万吨,蛇尾岩13.9亿吨,石灰岩40亿吨。蒙皂石矿属国内首次发现。
托克逊县经济以农业为主。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31亿元,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农业总产值1.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492元。
农业中经济作物的比重较大,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自治区的优质陆地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之一。199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 870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 080公顷。粮食总产3.41万吨,其中高粱1.75万吨,占全县粮食总产的51.3%,是新疆产高粱最多的县,占全疆地方总产的31.2%;棉花总产1.21万吨。牲畜存栏27.45万头,产肉2 800吨。
基础设施有水库1座,库容5 000万立方米,机电井1 149眼,灌溉渠道1 700公里,坎儿井62条,自流井240眼,引水量3.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24万公顷。平原绿洲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已实现与乌鲁木齐电网并网,农村用电量2 174万千瓦小时。有农机总动力9.81万千瓦。新疆至内地、乌鲁木齐至南疆的铁路、公路都贯穿县境,南来北往交通便利。
托克逊县是世界银行贷款农村防病改水项目县和结核病控制项目试点县,1995年获“全国特需人群补碘示范先进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