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1999年浙江高中证书会考题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1.解释加“△”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一方面不超过15字) [题解] 考查词义解释、句子翻译及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1.类: 似 原: 推究 适: 恰好 动: 动不动,往往 2.也(可算是)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3.(1)沈括到雁荡实地考察 (2)以成皋、陕西大涧中的“立土”作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