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的澜沧江畔,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千米,是我国向东南亚延伸度最长的地区。西双版纳古称勐泐,远在秦汉时期就与祖国内地联系在一起,明代才称作西双版纳,是傣语12个行政单位的意思。1953年1月成立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1999年,全州幅员面积19 700平方千米,有耕地11.2万公顷,总人口8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万人,占69.9%;少数民族人口63.18万人,占74.1%。该州是一个以傣族为主,汉、哈尼、拉祜、布朗、瑶、基诺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辖景洪市(州府所在地)、勐海县和勐腊县1市2县,有40个乡镇,2 29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州内还驻有10个县级国有农场和7个隶属中央、省的科研单位。
西双版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土地肥沃,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持最完整的地区。由于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繁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及“物种基因库”之美称,是中国南疆的一颗绿宝石,是以热带自然风光为主的著名旅游圣地。在这片仅占全国面积0.2%的土地上,高等植物达5 000多种,占全国植物总种数的15%,其中珍稀植物341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1种,药用植物1 715种,油脂植物115种,香料植物52种,水果植物110多种,花卉植物4大类近100种,还有野生牧草和其他热带植物3 000多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539种,占全国的1/4。鸟类有429种,占全国的1/3,其中45种仅见于西双版纳。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13种,占全国一类保护动物的19%;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的15种,占全国二类保护动物的30%;列为三类保护动物的24种,占全国三类保护动物的30%。1994年4月10日西双版纳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组织第10个地区之一。矿产、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达201.7亿立方米,人均达2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29万千瓦,出露热泉45处,可日产地热矿泉水2 290立方米。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锰、铅、锡、稀土、煤等20多种。
西双版纳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老挝、缅甸领土相连,距泰国最近。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把中、老、缅、泰、柬、越6个国家连接起来。现有版纳机场、景洪港、磨憨3个国家级口岸,1个省级口岸打洛,另有与境外相连的大小通道91条。从打洛出境经缅甸景栋、大其力、东枝到仰光,全长988千米。从磨憨出境经过老挝勐赛、琅勃拉邦到万象,全长780千米,还可以借道缅甸或老挝,通过200多千米便可进入泰国,通过泰国的交通网便可直达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等国。从景洪港沿澜沧江而下,101千米便可进入老挝、缅甸,334.6千米便到达金三角,进入泰国。西双版纳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陆、水、空大通道,是联结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市场的枢纽,是我国参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通道、基地和窗口。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独具特色。以热带雨林为中心的自然景观的典型性和多样性,以傣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使西双版纳显得神奇而迷人。自然景观有山峦、石峰、洞穴、江景、温泉、瀑布、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观赏植物、珍稀动物等,形成了典型多样特色的自然景观。数千年来,10多个少数民族在西双版纳这片独特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并保留至今,还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悠久的民族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堪称一座民族博物馆。人文景观有佛塔、亭井、佛寺、史迹。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别具一格的餐饮、居住、婚姻、姓氏、服饰、丧葬、民族文化、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而又多样的人文景观。西双版纳的奇花异草,天下独绝,许多动植物资源具备很高的观赏性、实用性,奠定了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条件。由于西双版纳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吃、住、行、宗教、文化都充满了神秘感,体现了一种异国情调,对国内外旅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是进行观光游览,科学考察,民族历史研究,边贸、度假、会议、跨国旅游的理想之地。沿东、南、西、北有7条主要旅游线,景洪、勐仑2个旅游度假区,澜沧江—湄公河一条江开发建设了近百个景点,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景点有版纳民族风情园、勐仑植物园、景泰鳄鱼湖公园、三岔河热带森林公园等20余处。
新中国成立前,聚居在西双版纳坝区的傣族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山区的其他少数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基本上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州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95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当年价,下同),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财政收入1.87亿元,农业总产值15.84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8.7亿元,粮食总产量33.32万吨,肉类产量1.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 166元。

☚ (四)开发优势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依靠国家扶持,内地支援,开发橡胶产业 ☛
000009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