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农田基本建设历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农田基本建设历程 四、农田基本建设历程1949—1999年的50年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云南省耕地的总量、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和耕地的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按常规统计(下同),耕地由1949年的226.09万公顷增至1999年的302.36万公顷,增长33.7%。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使人均占有耕地数量不断减少。1949年人均占有耕地0.141公顷,1957年上升为0.149公顷,1990年下降为0.076公顷,1999年为0.073公顷。同时,耕地结构也在变化,总的趋势是水田面积比重下降,旱地面积比重增加。水田面积最多的是1958年为118万公顷,以后逐年下降,1980年为100.5万公顷,1990年为97.93万公顷,1999年为95.41万公顷,比1958年减少22.59万公顷,减幅为19.14%。水田面积占耕地的比重,1949年41.30%,1958年43.10%,1980年35.42%,1990年34.42%,1999年31.56%。从全省来看,一方面是经过历年水利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大大增加,水利化程度由1949年的10.7%提高到1999年的47%。另一方面是水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建设大量占用中心城市附近的高产农田,而增加的耕地面积多数为旱地、劣地;二是按蓄水设施能力计算,有效灌溉面积是扩大了,但在中心城市,附近许多水利设施服务方向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供给农业用水转为主要供应城镇生活、工矿生产用水,因此,有效灌溉面积(以水库蓄水量折算)比统计数字要小。 ☚ 三、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一)50年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