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业环境质量分析评价
贵州位于西南高原的东北部,地域广阔,地貌多样,有高原、高山、丘陵、盆地,农业生态类型多,差异性大,区域性明显。由于土壤、气候的多样性,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适宜,光热资源丰富。省内大部地区年均气温在15℃左右,日均气温大于10℃的平均年积温在4 500℃以上。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270天以上,适合于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等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大多一年二熟,部分地区一年三熟。西部高寒地区无霜期200天左右,虽然大于10℃的积温少于3 500℃,但日照多,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洋芋、甜菜等块茎作物生长和苹果、梨、桃等水果的糖分积累、高产优质。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1 100毫米左右,降水量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70%—80%,雨热同季,极有利于农作物和林草的旺盛生长。
2. 水资源丰富。由于雨量充沛,贵州省水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河川径流总量为1 038亿立方米,丰水年(p=20%)为1295.7亿立方米,特枯水年(p=95%)也有576.7亿立方米,每公顷均占有水量4.05万立方米, 为全国每公顷均占有水量的1.5倍; 人均占有水量3 800立方米, 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4倍。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岩溶水广泛分布,径流河各天然排泄的地下水,枯水位年泄量为136.2亿立方米,高水位年泄量为501.2亿立方米,天然调节储存量365.2亿立方米。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如能充分利用,将成为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人畜饮用的重要源泉。
3. 地貌类型复杂,土地资源丰富。贵州省地貌类型复杂,由于高度不同,形态不同,为农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贵州省宜林、宜牧荒山较多,可利用的荒山、荒地面积约0.12亿公顷,大部分可以造林。除现有的林地和难于利用的石质山外,宜林资源约266.67多万公顷,宜牧草地约400多万公顷。此外,尚有河、塘、库等水面26.67多万公顷。
4. 农业劳动力充裕。全省农业人口2 793.35万;其中农业劳动力1 333万,每个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14公顷,有1/3的富余劳力。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进军,开展多种经营以及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总的说来,贵州省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很多有利因素,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并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不抓紧防治,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