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实践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实践论》

毛泽东1937年7月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而写作的论文。

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因重点是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文章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了党内斗争的经验教训,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的思想特征和认识论根源,指出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表现。

文章阐述了认识的来源问题,强调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文章论述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指出人们在实践中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通过实践产生感性认识,感性认识重复多次,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产生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并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和全过程。文章强调指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包括两方面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篇文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