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交易模型Noise Trading Model亦称“DSSW模型”。描述具有外生有偏信息禀赋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模型。由德朗(De Long)、施莱弗(Shleifer)、萨默斯(Summers)和沃尔德曼(Waldman)于1990年建立。该模型解释了噪音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及噪音交易者为什么能赚取更高的预期收益。噪音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该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这样金融资产的价格明显偏离基本价值。而且噪声会扭曲资产价格,但他们也可因承担自己创造的风险而赚取比理性投资更高的回报。该模型总结了影响噪音交易者预期收益的四种效应: ❶多多益善效应,即当噪音交易者平均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承受的风险份额越大,他们所获得的风险回报也越多,相对于套利者来说,噪音交易者预期的收益就会增加。 ❷价格压力效应,即当噪音交易者情绪越来越乐观时,他们对风险资产的平均需求会增加,这必然会导致股价上升,这样他们就降低了风险回报以及他们与套利者之间的收益差别。 ❸买高卖低效应或弗里德曼效应,即由于噪音交易者的非理性,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入市时间,在高价时买进、低价时卖出,从而形成亏损。噪音交易者的投资心态越易变,他们错误的入市时间对他们收益的损害就越大。 ❹空间创造效应,即当噪音交易者的想法改变得越来越频繁,价格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套利者如果想利用噪音交易者的错误来牟取利润就必须承受越来越大的风险。因为套利者是风险规避者,所以随着风险的增加,他们从噪音交易者手中购买的风险资产就会减少,从而噪音交易者“创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