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嗅觉障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嗅觉障碍dysosmia

系嗅神经疾病中最主要的表现。嗅觉障碍包括嗅觉减退、嗅觉缺失、嗅幻觉、嗅过敏及嗅觉异常等。嗅觉减退和嗅觉缺失主要见于嗅觉传导通路被阻断时;嗅幻觉、嗅过敏等主要因嗅觉中枢病变激惹时的表现。产生嗅觉障碍的原因很多,除嗅神经系统本身有病变而产生者外,还有其他许多疾病亦可产生嗅觉障碍,如某些上呼吸道疾病引起嗅觉缺失,某些脑外伤和占位性病变及血管疾病亦可造成,某些精神病病人(癔症等)可有各种各样嗅觉障碍,有的由先天性缺欠而引起。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是由颅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嗅觉障碍,如能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则十分重要。

嗅觉障碍dysosmia

有三种表现:
❶嗅敏感度降低,称嗅觉减退或嗅觉不灵;
❷对某种或某些嗅素嗅觉丧失,或对全部嗅素的嗅觉丧失,称部分性或完全性嗅觉缺乏或失嗅;
❸嗅觉异常。按其病因可分为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以及嗅觉官能症等三种类型。

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

嗅觉是具有气味的微粒(嗅素)随吸入气流进入鼻腔,接触嗅区粘膜后,溶于嗅腺的分泌液中,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嗅球、嗅束传至皮层中枢所产生的感觉功能。临床上,嗅觉障碍有三种表现即
❶嗅敏感度降低,称为嗅觉减退或嗅觉不灵,多可恢复。
❷对某个或某些嗅素嗅觉丧失,或是对全部嗅素的嗅觉丧失,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嗅觉缺失或失嗅,多难恢复。
❸嗅觉异常包括嗅觉过敏,嗅敏度升高,轻微气味,即感到极为强烈,甚至头痛呕吐;嗅觉倒错,甲嗅素被嗅为乙嗅素,可能是某原嗅素失嗅而致复合嗅素的气味改变; 错嗅,香气被认为恶臭;以及幻嗅,无嗅素存在而嗅出气味,多属神经官能症。
按其原因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如鼻孔、鼻腔或鼻咽部闭锁或粘连、中鼻甲与下鼻甲肿大、鼻腔慢性肉芽肿(结核、梅毒、麻风或硬结病等特异感染所致)、鼻息肉或肿瘤及鼻中隔偏曲等所致鼻阻塞,携带嗅素的气流在鼻腔受阻,即可出现嗅觉减退或缺失,是为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或失嗅。又如鼻翼缺损或变形及鼻中隔穿孔等使呼吸气流方向改变,不经嗅区; 或全喉切除术或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气流经气管口进出而不经鼻腔,则产生非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或失嗅。
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嗅粘膜、嗅神经及其末梢的病变或受病变侵犯使不能感受嗅素,如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病毒感染、化学损伤(腐蚀药、表面麻醉剂、甲醛及吸烟等)、中毒性嗅神经炎、鼻顶部外伤、肿瘤及老年性退变(嗅上皮的嗅细胞和支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带状核排列等消失)等均可致末梢型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并多可查见嗅觉同一反应,即予极强烈气味可嗅出,但任何嗅素皆为同一不可分辨的气味。在筛骨筛板以上的嗅球、嗅束和嗅中枢的病变或周围病变影响,如先天性白化病、颅脑外伤与颅底骨折、基底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精神错乱性全身麻痹症(GPI)、运动性共济失调症及老年性退变(嗅球神经元中度消失、海马部和嗅叶的神经细胞退变和血管硬化),亦可致颅内型感受性嗅觉减退和失嗅,而无嗅觉同一反应。此外,嗅适应即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和嗅疲劳(嗅适应后入芝兰之室仍不知香臭) 属生理现象。但嗅适应时间过短或嗅疲劳时间过长则属病理状态,常作为感受性嗅觉减退的诊断依据。
嗅觉官能症
嗅中枢及嗅球受刺激或变性、癔病、癫痫、神经衰弱、精神病态、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及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更年期均可出现这种嗅觉异常。

☚ 鼻出血   鼻臭 ☛
000119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