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單單(单)Chán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洪湖市有分布。洪湖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疑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单于”之省。单,一音shàn,又音dān,皆为姓。


單單(单)D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阜平、获鹿,江西之余干,湖南之芷江,贵州之紫云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音 ‘丹’,本可丹氏,改为单氏; 又,阿单氏改为单氏; 又,渴单氏,亦改为单氏。” 可丹,可作“可单”,以及阿单、渴单,皆代北地区复姓,为鲜卑姓氏,后改为“单” 氏。
❷《中文大字典》注引《尚友录》云: “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单邑,为甸内侯,因氏焉。”单邑当在今河南孟津东南。
一音shàn,为现行姓氏; 亦音chán,亦现行姓氏; 又音tán,亦为姓。
唐代有单鸣; 明代有单本。


單單(单)Shàn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平邑、平度、东平,湖北之老河口,江西之丰宜,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河口等地均有。汉、回、蒙、壮、土家、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系出姬姓。支属有别: 《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因以为氏。” 《康熙字典》注引《广韵》云:单襄公之后。《史记·儒林传》:“桓生单次”(注):“单”音“善”。单,姓;次,名。郑樵则云:“周室卿大夫,成王封蔑于单邑,故为单氏。鲁成公元年始见。春秋晋侯使瑕嘉平戏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襄十年传曰:王叔氏与伯舆争政坐,狱于庭。王叔不能举其要辞,故奔晋。于是单靖公为政于王室,代王叔也。二十余代为周卿士。”
❷达斡尔族之单(shàn)姓,由“敖拉”哈拉所改。“敖拉”汉意为“山”,后或取“山”音,谐以音近之单(shàn)而为单姓。又:德贡氏、克力彻尔氏皆出自敖拉哈拉,后亦改为单姓,盖亦以其哈拉之汉意“山”之音,谐以音近之汉姓而得。
一音dān;又音tán;复姓“单于”,则音chányú。
汉代有单究,以舍人从刘邦为郎,封昌武侯;又有单左车,中牟侯;隋、唐间有单雄信,济阳人,为王世充将;清代有单隆周,萧山人,作《希姓补》。


單單(单)Tán

《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 “姓也,通作 ‘檀’。《集韵》:(春秋时)郑有栎邑大夫单伯。通作 ‘檀’。”未详其他。
一音dān,又音shàn,皆为姓。

1.dān ❶獨。《後漢書》班固《西都賦》:“矢無單殺,中必疊變。”
❷通“殫”。竭盡。揚雄《蜀都賦》:“眾物駭目,單不知所御。”邊讓《章華臺賦》:“窮木土之技,單珍府之實。”
❸周遍。《漢書》揚雄《甘泉賦》:“登降峛崺,單埢垣兮。”顏師古注:“單,周也。”
❹畢。邊讓《章華臺賦》:“爾乃清夜晨,妙技單。”
❺弧弱。見“單門”。
2.shàn 姓。班固《幽通賦》:“單洽裏而外獨兮,張修襮而內逼。”單,單豹。春秋魯國隱士,《莊子·達生》:“晉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
3.chán 見“單3閼”、“單3于”。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玉篇》:“单,一也;只也。”单,单一、单独。《荀子·正名》:“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1.通“殫” dan
[例一] 《通训定声》:“单,假借为殚。”《尚书·洛诰》:“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传:“我所成明子法,乃尽文祖之德。”单,尽。单通“殚”。
[例二]《汉书·韩信传》:“旷日持久,粮食单竭。”注:“单亦尽也。”单通“殚”。
单,端母、元部;殚,端母、元部。端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徒” tu
[例一]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召除邬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单步,徒步。单通“徒”。
[例二]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慈留三日,单步径至都昌。”单步,徒步。
单,端母、元部;徒,定母、鱼部。端、定旁纽双声,元、鱼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亶” dan
[例一] 《通训定声》:“单,假借为亶。”《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传:“单,厚也。”单,忠厚、诚实。单通“亶”。
[例二] 《集韵》:“亶,或作单。”《晋书·慕容垂载记》:“陛下单马奔臣。臣奉卫匪贰,岂陛下圣明,鉴臣单心,皇天后土,实亦知之。”单心,诚心、忠心。单通“亶”。
单,端母、元部;亶,端母、元部。端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繟” chan
[例]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德经》:“单而善谋。”按,今本《老子》七十三章作“繟然而善谋。”朱谦之《集释》:“繟,音阐,舒缓貌。”单通“繟”。
单,端母,元部;,昌母、元部。端、昌准旁纽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憚” dan
〔例〕 《荀子·宥坐》:“若不可,废不能以单之。”注:“单,或为殚。”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家语·始诛》篇作‘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此注‘单,或为殚’。元刻作‘或为惮’,与《家语》同。”单之,使之畏惧。单通“惮”。
单,端母、元部;惮,定母、元部。端、定旁纽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6.通“戰” zhan
〔例一〕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德经》:“夫兹,以单则朕,以守则固。”按:今本《老子》六十七章作“以战则胜”。单,战斗。单通“战”。
〔例二〕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雌雄节》:“以求则得,以单则克。”单,战斗。
单,端母、元部;战,章母、元部。端、章准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7.通“禪” chan
〔例〕 《诗·大雅·公刘》:“其军三单,度其原,徹田为粮。”传:“三单,相袭也。”胡承珙《后笺》:“传云相袭,犹言相代。”单,更番轮换。单通“禅”。
单,端母、元部;禅,禅母、元部。端、禅准旁纽双声,元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喋
  • 下一篇:喢

“单”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单”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单”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单”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单”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3671床单。中原官话。河南原阳〖〗。我洗洗我的~‖把我的~给他铺上了。河南孟县、中牟。晋语。河南温县。票;券。闽语。福建厦门。海南琼州。鸡腹里面的蛋黄。闽语。广东揭阳〖〗。在开水里略泡一下,就把食物拿起来。粤语。广东阳江〖〗。端。吴语。浙江湖州双林。瞇。粤语。广东广州〖〗。~起只眼瞇起一只眼睛。更代。古方言。《诗・大雅・公刘》:「其军三~,度其隰原,彻田为粮。」余冠英《诗经选注》:「『其军三~,』~读为禅,更代。言成立三军而用其一军,更番相代。」身体细弱单薄。西南官话。贵州清镇〖〗。你太~了,挑不起这么重的东西。兰银官话。甘肃兰州〖〗。十八岁了,还将是十四、五岁的娃们一样瓤,身体~的很哪!孤单,指没有兄弟姐妹。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有人说生一个娃娃~底很,我说也莫啥。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用在百以上整数后带的零数(指称单数时)。冀鲁官话。河北井陉。1934年《井陉县志料》:「~,邑俗名数之单位为~。如云五月~五,梁山一百~八将是也。」中原官话。河南郑州〖〗。三弦书《刮胡子》:「这老汉今年五十~三岁,爱说爱笑是个孩子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第十八章:「这豫东一带在全省八府十二州一百~八县中,战乱还是比较少的。」西南官话。四川东部。熊建成《狼族》:「上访上诉一百~七次。」闽语。福建厦门〖〗、莆田〖〗、仙游〖〗。广东潮州、汕头〖〗。◈ 《三国志平话》:「展开看之,乃二百~五年事。」《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便捉我下左军巡院拷问,要这一百~八颗数珠。」件。粤语。广东广州〖〗。做呢~嘢要念过至得做这件事要想过才干‖两~生意‖一~事故。广东高明明城〖〗。一~事一件事情。广东鹤山雅瑶〖〗。批;种(类)。粤语。广东广州〖〗。呢~货嚟咗未这批货物来了没有‖嗰~嘢系乜啫那批东西是什么呢。服。粤语。广西陆川〖〗。一~药一服药。表动量,遍、次。中原官话。山西西南部〖〗。他吃的是头~面馍‖洗过几~了也没有洗净‖这块地我犁了三~,耙了三~,还愁长不好庄稼!偏,偏偏。冀鲁官话。山东寿光〖〗。不愿意找他看见,~找他碰上了。兰银官话。甘肃兰州〖〗。我~不我偏不。江淮官话。江苏扬州〖〗。专;专门。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这个饭是~给他留下底,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吃。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他~和我过不去。徒然。闽语。福建厦门〖〗。

單单

盡。《詩經·小雅·天保》: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 毛傳: “單,信也。或曰單,原也。” 鄭玄箋: “單,盡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單,毛都但反,鄭音丹。”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衆器用部 > 坐卧具 > 單
單  dān

佛家禪堂中之坐牀。牀前貼有各禪僧的名單,稱爲單位;其闊六尺,謂之六尺單;前有闊一尺之板,謂之單板;單板連牀共七尺,故稱七尺單。單位、六尺單、七尺單皆省稱“單”。宋·李昴英《送鑒師住靈洲寺》詩:“孤島一燈開佛屋,長身七尺占僧單。”宋·圓悟勁《碧巖録》:“三條椽下,七尺單前,試去參修看。”《續傳燈録·繼圖禪師》:“且向三條椽下,六尺單前須容取。”元·德輝《勅修百丈清規·日用規範》:“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契憑 > 單
單  dān

記録事物之清單、票據。唐·鄭望之《膳夫録》:“韋僕射巨源有燒尾宴食單。”宋·胡太初《畫簾緒論·聽訟》:“不若令自逐一披覽案卷,切不要案吏具單。”元·楊瑀《山居新話》:“李公一日遣人來杭果木鋪買砂糖十斤,取其鋪單,因計其價,比之官費,有數十倍之遠。”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單衣 > 單
單  dān

“單衣”的省稱。即單層之衣。历代形制不同,質料多樣。《淵鑒類函·單衣》:“《唐六典》曰:隋初皇后褘衣有青紗内單。又曰隋煬帝令牛弘等制皇后服有素衣内單。又曰天子拜陵之服白紗單衣。又曰凡百官朝服陪祭朝會大事服絳紗單衣。”宋·董嗣杲《送矩上人》詩:“單懸淮楚寺,裓染歲時塵。”

86CE
(一)dan“单”的繁体。
(二)shan“单”的繁体。
(三)chan“单”的繁体。

單chán,dān,shàn

C055
“单”的繁体。


單shàn,dān,chán

S048
“单”的繁体。


單dān,shàn,chán

D021
“单”的繁体。

〖單〗

(一)粵 daan1〔丹〕普 dān

❶ 單一,單獨,與「雙」相對,有成語「形〜影隻」。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今〜車【粵 geoi1〔居〕普 jū】來代之,何如哉?」
❷單薄。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

(二)粵 sin4〔時言切〕普 chán

多與「于(【粵 jyu4〔餘〕普 yú】)」組成詞語〜于,是匈奴君長的稱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東胡,降林胡,〜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單,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形字。裘錫圭説,“單” 爲擊獸之器,其繁文作 “嘼”,“獸”字从之。本義是盾形器械,可用於征戰或狩獵。卜辭或用作地名。銘文用作方國名或人名。文獻多用單獨、孤單、單薄、簡單等義。提示:甲骨文“干”作,金文作,古代盾牌的象形,但有繁簡兩種基本字形,後世沿用簡體。“單”字亦有繁簡,後世沿用繁體,但無論簡繁,其字形頂端皆保留一對圓形物。從應用看,“干” 字與早期簡體的 “單” 二者形義俱近,因而多有糾葛。比較合理的分析是,二字在運用中逐漸分工定形,令其各司其職。“干”作爲名詞或用本義,作動詞多用作觸犯、干預、求取等義,今音讀陰平; 作捍衛義,今音讀去聲。
楚簡帛文作,已見訛變。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今書家寫 “口” 或作三角形,觀此二字,可知有源。參見311.獸字條。

單单,甲骨文;甲骨文;金文;篆dān,chán,shàn

[單(《説文》:“大也。從吅(xuān),吅亦聲。”)單:1.dān,初文像狩獵時“擊獸叉〈干〉”和“捕獸網〈畢〉”組合而成的一個單元。表示奇數一、三、五等〈單數〉,與偶數二、四、六等〈雙數〉相對。獨自〈單身、單門獨户〉。不複雜〈簡單、單純〉。只有一層〈單衣薄裳〉,自成系統、自爲一組的事物〈單位、單元〉。鋪在床上的一塊布〈床單〉,寫在一張紙上的許多人名〈名單〉。2.chán,單于,匈奴最高領導的稱號,全稱:撐犁孤塗單于〈天子廣大〉。3.shàn,縣名,單縣今屬山東省。Shàn,姓。單人耘,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知名書法家。他是林散之大師的得意門生。]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餘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單()


甲骨文合集9572,殷
庚辰[卜], □, 貞翌癸未西單田, 受㞢年。

甲骨文合集28116,殷
乙巳卜, []南單[用]。

甲骨文合集30276,殷
單亡𢦏。

甲骨文合集34220,殷
岳于南單。

北單戈鼎,殷周金文集成1747,殷
北單戈。

南單冓觚,殷周金文集成7191,殷
南單冓。

單父丁斝,殷周金文集成9212,殷
單父丁。

單簋, 殷周金文集成3441, 殷
單乍(作)從彝。

單子卣,殷周金文集成5195,西周早期
單子工父戊。

作父甲卣, 殷周金文集成5308,西周早期
單。

小臣單觶,殷周金文集成6512,西周早期
周公易(賜)(小臣)單貝(十朋)。

單子伯盤,殷周金文集成10070,西周早期
單子白(伯)乍(作)寶𦨗(盤)。

貍作父癸尊,殷周金文集成5904,西周中期
單。

揚簋,殷周金文集成4295,西周晚期
(司)徒單白(伯)内(入)右(揚)。

單叔鬲,考古與文物2003年03期,西周晚期
單弔(叔)乍(作)孟(𡛜)(尊)㒸(器)。

曾子單鬲,殷周金文集成625,春秋早期
曾子單用吉金自乍(作)(寶)鬲。

單䇎託戈, 殷周金文集成11267,戰國早期
單䇎託乍(作)用戈。

平安君鼎,殷周金文集成2793,戰國晚期
單父上官宰憙所受平安君石()它()。

古璽彙編3632,戰國
單□。

古璽彙編3633,戰國
單□。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16,戰國
弗敢單(憚)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62,戰國至秦
徹,大徹,利單(戰)伐,不可以見人、取妻、嫁女,出入人民、畜生。

秦印文字彙編
單。

居延新簡EPF22.644,西漢
居延甲渠第九𤎩長單宫徙缺。

漢印文字徵
單少卿。

漢印文字徵
孝子單祭尊。

漢印文字徵
萬歲單三老。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單于怖畏。

寇憑墓誌,北魏
痛蘭桂之摧折,傷單弦之缺聽。

元珍墓誌,北魏
公單馬肆焉,戎城雷駭。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雙鳧擾其誠血,單鵠赴其冥感。

田德元墓誌,隋
及秩滿言旋,單車就路; 清分之聲,見稱西土。

李清墓誌,唐
眷瓢單以自貽,翫琴書而取樂。

王瑗達墓誌,唐
駕絃桐於單父,邁馴雉於中牟。

張茂弘墓誌,唐
勉公從調,得補裨丞於宋之單父,其輔理之道益至於前時矣。
《説文》: “單,大也。从吅、早,吅亦聲。闕。”
甲骨文“單”字爲象形字,是一種可用於狩獵和打仗的工具(也有人認爲 “單”與“干” 關係密切)。甲骨文 “獸”(“狩”之本字)字从此。後來字上部變爲二“口”,豎筆上復加圓點或短横爲飾,最遲在戰國平安君鼎時已奠定小篆和楷書寫法的基礎。
卜辭“南單”、“西單”、“東單”均爲地名。單伯鬲之“單”爲國名,小臣單觶之“單”爲人名。
許慎以“大”釋“單”,未知何所依據。古書中多作爲 “複”、“雙”的反義詞使用。
“單”中雙“口”在古文字中近圓形,戰國以下多作雙 “口”或雙 “厶”,漢印的變化更豐富。碑刻 “單”下部或寫作 “早”。

☚ 嚴   哭部 ☛

(dān)

大也。从吅,吅亦聲。者,車之省。《博古圖》“蘄”字,有从者,是其證。

*單tan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大也。 从吅、。 吅亦聲。 闕。 (二篇上)
象田網形,用以狩獵。

☚ 萑   彈 ☛
000010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