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鼠科 > 唐鼠 唐鼠 tángshǔ 亦稱“易腸鼠”、“拖腸鼠”、“䶈𪕹”。傳說唐房昪仙,携雞犬而去獨棄其鼠,故名。又因其腹有附着物,傳其腸常拖出,以示更换,故亦稱。《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引《梁州記》:“智水北聟鄉山,有仙人唐公望祠,山有易腸鼠,一月三吐易其腸。束廣微(皙)所謂唐鼠者也。”《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引晉·張華《博物志》:“唐房升仙,鷄狗并去。唯以鼠惡不將去,鼠悔,一月三出腸也,謂之唐鼠。”宋·王禹偁《謫居感事》詩:“兀兀拖腸鼠,悠悠曳尾龟。”清·李元《蠕範·物名》:“唐鼠,䶈𪕹也,易腸鼠也。似鼠稍長,青黑色,腹邊有餘物,時亦杇落。相傳仙人唐昉拔宅昪天,雞犬皆去,唯鼠墜下;不死,而腸出數丈,三年易之,故名唐鼠。”參閱《博物志校證》第一百二十五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