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菖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菖蒲garden gladiolus

Gladiolus×hortu-lanus,别名菖兰、剑兰、扁竹莲、十样锦、十三太保。鸢尾科唐菖蒲属具被膜球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多种源的园艺杂交种。本属染色体数多为2n=30。但多倍体与非整倍体染色体数范围为2n=60~130。
起源演化及栽培简史 唐菖蒲用于园艺栽培及育种的原种集中产于南非。据传2000年前希腊、罗马人已开始用野生唐菖蒲为切花,18世纪前后始有栽培的记载,最早将野生种引为园艺栽培并加选育的是肉色唐菖蒲(G. carneus)、深红唐菖蒲(G. cardinalis)、南非唐菖蒲(G. natalensis)、对生花唐菖蒲(G. oppositi-florus)、报春花唐菖蒲(G. primulinus)、紫金唐菖蒲(G. purpureoauratus)等。与欧洲的野生种结合成为普通的园艺唐菖蒲。最早闻名的类型是1837年比利时育种家用深红唐菖蒲与南非唐菖蒲杂交得到的甘达温杂种(G.× gandavensis),花朵多而密,植株生长健壮、高大,花被鲜红和红中透黄,并有条纹,上部3片平展。
形态特征 株高80~170cm,球茎肥大,被膜,扁圆球形。顶部无主芽。球茎栽种后向下抽生两种根,即粗而白色的少数收缩根,使球茎稳定在土壤中,另外数量多而细长的为吸收养分、水分的须根。单茎只在开花时出现,粗壮直立。叶剑形,基生,呈抱合状2列,灰绿色。穗状花序着生花茎一侧,花呈两列状,花茎高35~75cm,着花8~24朵,花大,自下而上开放。花冠呈不规则漏斗形,花被6片。蒴果,种子圆而扁,有翅,千粒重7.5g。
变种、类型及品种 据1974年统计,已登记的品种约10 000余个,其分类方法有:
按花期分类 分为春花类和夏花类。春花类:在冬季无冻害情况下,于秋季栽种,翌春开花,植株矮小,花小,花色变化不多,但适应日照短、温度较低的环境。夏花类:春季栽种,夏季开花。此类数量较多,可分期栽种以延长采花期。
按花朵的排列状况分类 有规则形和不规则形两类。
按花形的大小分类 有巨花、大花、中花和小花四类。巨花类花径在14cm以上;大花类花径在10.5~14cm;中花类花径在8~10.5cm;小花类花径在6.25cm以下。
按花型分类 有号角型,花瓣基部合生部分较长并向同一方向弯曲;喇叭形,上下两组花瓣裂片相差不大,均反卷,花筒部分较短,不甚弯曲;荷花型,花瓣裂片稍尖,边缘内卷,开张度不大;飞燕型,花瓣裂片宽大,边缘有绉褶,形如大花飞燕草的花态;平展型,花瓣的开张度适中,向四周平伸。
按花色分类 分为白色及乳白色类,黄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类;深鲜红色及橙红色类;粉红色类;红色类;玫瑰紫与紫堇色类;紫色与蓝堇色类;烟色与暗灰色类及其他杂色类。至80年代,又有黄绿色与棕黄色新品种出现。
按开花期分类 早花类,从栽种到开花需60~65天。中花类,需70~80天开花。晚花类,需80~90天。
产地、分布与习性 世界各国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中国东北地区及甘肃等地,为主要种球生产地。
温度 球茎在-3℃受冻害。春季栽种时土温应达10℃以上,发芽后白天适温20~25℃,夜间10~15℃。如湿度适中,可耐40℃高温。高温、高湿时球茎易腐烂。
光照 长日照植物。生长季节每天至少需要10~12小时的光照,光照度在3500~10 000 lx可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 喜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但也能够生长在只含1%有机质的砂质土中。在粘重土壤中根部易腐烂。最适pH值为5.8~6.5。土壤含水量以湿润为宜,花芽于叶片生长期间分化,应保持湿润,在花后球茎膨大期间应注意排水,挖球前7天应停止灌溉。
生长习性 种子无明显休眠期,采种后即可在保护地播种,20~25天出苗,经130~150天室内生长产生一代籽球,直径0.4~1.2cm。翌春将一代籽球播于露地,经120~130天生长,可有少量开花。常规栽培,种球15~20天苗出齐。第一片叶后每6~7天长新叶一片。2片叶后,花芽开始分化。在穗轴侧面交替分化小花原基。7叶期第一朵小花开始形成,花茎迅速伸长,当长出7~8片叶后,便抽穗开花,每天开1~2朵,每朵花可开2~3天,整个花序花期15天。授粉后35天左右种子成熟。当第3片叶长出后,在母球茎上开始形成新球茎。从开花到新球成熟,需40天时间。种球自然休眠期约60天。
繁殖 生产切花的种球以栽植籽球为主,也可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播种只用于育种,种球切割只在球茎少时采用。❶籽球繁殖。春季按球茎大小分级,进行药物消毒(可用70%可湿性甲基硫菌磷粉剂800倍液,或苯菌灵1000倍液,加1500倍克菌丹液浸泡30分钟,捞出后直接混合在比籽球多一倍的锯末或稻壳中,置于20~25℃环境中催芽,经5~6天,即有60%的球茎生根发芽,然后栽植。垅栽:整地,顺垅开沟,深10cm,沟内均匀施入基肥,覆土盖肥后栽球,最后覆土压实。床栽:栽培床宽100cm,顺床开3条沟,其余操作方法同垅栽。
❷切球繁殖。剥除母球表皮,露出茎芽,以利刃将种球切成2~3块,种块必须带茎盘,每块保留1~2个芽。然后用0.5%高锰酸钾浸泡20分钟,或将切口沾上草木灰以防腐烂。
❸组织培养。对病毒侵染或退化严重的品种可用茎尖、花器等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栽培 切花和种球生产多于露地进行。主要操作事项如下:
用小球生产球茎 球茎常按其直径分为6个等级。

美国唐菖蒲理事会(A.G.C.)分级标准:


直径在1cm以下的又分3级,即大级为1cm左右,中级为0.6~1cm,小级为0.6cm以下。种植前选完整、无病小球,在53~55℃热水中浸泡30分钟,再入冷水,捞出晾干后,置2~4℃低温下贮存。根部稍有膨起时,即可种植。种前先用冷水浸泡两天则出苗快而齐。
整地包括土壤熏蒸和加除草剂,并调整pH值5.8~6.5,施足氮、磷、钾肥料,使之达到10∶4.4∶8.3之比。垄宽50~60cm,沟宽10~13cm单行垄栽。
切花的栽培 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每公顷用甲基溴三氯硝基甲烷400kg。轮作可以减轻土壤病害。种植距离平均1m之内13~17个种球,行距50~60cm,每公顷可产13~19万支切花。在第2片叶抽生时,如遇干旱则会减少花朵数。低温弱光也会减少花朵数量。
施肥:缺氮时减少花茎、花朵及发叶数量。缺磷时上部叶片暗绿色,基部叶片变紫色。缺钾会使花数减少,花茎变短,花期延迟,老叶和新叶叶脉间变黄。一般情况下每公顷需在整地时施氮肥90~135kg,磷肥90~180kg,钾肥110~180kg。可施追肥3次:2~3片叶时施肥一次,花序抽生阶段一次,开花半个月后再施一次。
采花后2个月,新球已经发育充实,即可收获。
促成栽培:早春或冬季促成栽培在温室内进行。将晾干的球茎在3%的氯乙醇溶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后置密封容器中,保持25℃、24小时即可种植。另一种方法是将掘出的球茎放在1℃环境下20天,再用38℃高温处理10天即可栽种。
采花、分级、包装、贮存与运输:下部1~5朵花已经透色时,即可连同2~3片叶割下,每100支一捆,进行分级。例如美国的分级标准是特级、高级、标准级和常用级等。要求茎长81~107cm,花数10~16朵。同品种同级的10支一束,捆好直立于桶内放在4~6℃环境下。分级后24小时以内进行包装,每束外面包上聚乙稀薄膜,每15~24束装入107~130cm×33cm×33cm的箱中,箱外包以塑料薄膜,存放于4℃的贮藏室内。质量的降低与贮存、运输时间有直接关系。大规模运输或运输时间较长多采用化学药剂保鲜。保鲜液的主要成分为水、糖、杀菌剂、无机盐、有机酸、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抑制剂和颉颃剂等。
育种 唐菖蒲育种程序如下:❶在花药散粉前去雄。只留下面3~4朵花。
❷雄蕊开始散粉时立即使用,或将花药取下贮存在有干燥剂的小瓶中放入冰箱,可保存3个月。
❸开花后1~2天,3裂柱头呈羽毛状,为授粉的良好时期。可用镊子取下花药,直接在柱头上轻轻涂抹。
❹蒴果成熟后采收。
病虫害防治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枯萎病(Xanthomonascampestris pv.gummisudans)、疮痂病(Pesudomonasmarginata)、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等均为细菌性病害。用植物抗生素类药物防治效果显著。
真菌性病害 如球茎软腐病(Penicillium gladi-oli,Rhizopusarrhizus)、硬腐病(Septoria gladioli)、干腐病(Stromatinia gladioli)、匍柄霉性叶枯病(Stem-phylius sp.)、灰霉菌干腐病(Botrytisgladiolorum,B.cinerea)、萎蔫病(Fasarium Orthoceras var.gladioli)、黑粉病(Uromyces gladiolicola)、叶斑病(Curvulari tri-folii var.gladioli)等,可用苯来特、百菌清、克菌丹、代森锰锌、敌菌灵、甲醛、代森锌、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甲基硫菌磷、波尔多液等防治。病毒病中,烟草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番茄黄斑病毒、豆类病毒等,可用土壤消毒、避免连作、防治蚜虫、烧毁病株等方法防治。生理性病害中,如盲花,是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重要生理病害,多发生在冬季,因低温和光照不足引起。又如缺绿病,因土壤pH值过高、缺铁引起。
虫害 菖蒲蓟马(Taeniothrips simplex)、蚜虫(Aphis gossypii)、蛴螬(Phyllophaga popilla)、普通红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M.hapla)等。用氧化乐果、敌敌畏、呋喃丹、敌百虫、杀螨醇等防治。
园林应用 唐菖蒲是世界花卉市场上四大著名切花之一,主要用于鲜切花生产,矮生品种可盆栽,唐菖蒲对氟化氢敏感,可做氟化物的监测植物。

唐菖蒲gladiolus

Gladiolus hybridus Hort. ,又称菖兰。鸢尾科,唐菖蒲属。球根花卉。原产地中海沿岸和南非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为园艺杂交种,栽培品种繁多。球茎扁圆形。基生叶剑形,互生,排成二列,草绿色。花茎高50~80 cm,上有茎生叶。穗状花序,花12~24朵,互生,多偏于一侧,花两侧对称;花被筒漏斗状,裂片排成二轮,有不同深浅的红、黄、紫、橙和蓝色。蒴果长圆形。种子深褐,扁平有翅。杂种的(2n)染色体数复杂。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环境。以分球繁殖为主,育种时用播种繁殖。为重要切花植物,也可布置花坛。

唐菖蒲

唐菖蒲

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基生叶剑形。顶生穗状花序,花两侧对生,红、粉红、黄、白等颜色。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种子扁而具翅。花果期6—9月。乌鲁木齐、石河子、伊宁、阿克苏、喀什等地公园及庭院、街道花坛栽培。为常见的观赏花卉,球茎又供药用。

唐菖蒲

鸢尾科唐菖蒲属球根花卉。又名十样锦、菖兰。约有250种,其中约有15种产自地中海沿岸,其余产自南非洲。栽培品种分早花种(春花种)和夏花种2大类。花茎高50~80 cm,球茎长30~40 cm,宽4~5 cm。穗状花序,每穗有花8~24朵,花冠直径7~19 cm。适宜生长温度20~25℃。

唐菖蒲

唐菖蒲Tangchangpu

鸢尾科。又名十样锦、荸荠莲。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叶基生,剑形,基部鞘状,二列套褶,灰绿色。花葶直立,高50—80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花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花瓣状,有红、黄、白、粉红各色,直径6—8厘米;雄蕊3;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蒴果椭圆形,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扁而有翅。为人工杂交种。品种极多。为著名的观赏花卉,各地多栽培,作插花、切花及献花花束;球茎入药,有清热解毒功效。一般7—9月开花。繁殖多用子球播种或球茎切割法。

☚ 君子兰   马蔺 ☛
唐菖蒲

唐菖蒲

甘肃各地均有栽培, 以兰州及附近的临洮、榆中、永登栽培较多,切花品质好,在国内颇有影响。唐菖蒲喜温暖,并具一定耐寒性。不耐高温,尤忌闷热,以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最为适宜。一年中只要有4~5个月生长期的地区均可栽培。但北方大部分地区因冬季严寒而不能露地越冬, 故均作春植球根栽培, 夏季开花, 冬季休眠。

☚ 大丽花   郁金香 ☛
000048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