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格

唐格

唐代的法律形式之一。唐代格的作用是“禁违止邪”。格是本朝及前朝皇帝临时颁布的,针对具体违法、违令行为进行刑事惩办或行政处罚的制敕,经有关部门整理、加工、修改,去掉重复与抵牾的内容,按尚书省二十四司分目,分门别类汇编而成的单行法规。在某种程度上,格具有刑事特别法或行政特别法的性质,其效力往往大于《唐律》本身。这些按部门分类的条格,留于本司行用的,称为“留司格”;颁行于天下诸州县共同行用的,称为“散颁格”。唐代各皇帝十分重视格的编纂、删定。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之初即颁“五十三条新格”作为临时刑法典。唐太宗贞观时删格敕三千余件,定留七百条,作《贞观格》十八卷。高宗永徽时命长孙无忌编定《留司格》十八卷,《散颁格》七卷,并下敕令内外百司,“以当司格令,书于厅事之壁,俯仰观瞻,使免遗忘”;甚至连官府食堂的墙壁上,也要求书写与本司业务有关的格令,使“内外官人,退食之暇,各宜寻览”。(《唐会要·定格令》)用这种方法,使官吏熟悉法律,以便能够依法办事。其后,武则天时曾编《垂拱格》,中宗时编《神龙散颁格》,睿宗时编《太极格》。玄宗时也多次编格,先后有 《开元前格》 十卷,《开元后格》十卷,《开元新格》十卷。唐后期文宗时又编《开成详定格》十卷等。删定格敕成为中唐以后立法的重要内容。唐代的格绝大多数已散佚,仅散见于一些古籍之中。本世纪以来,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私文书中,也发现了一些唐代的格。由此可见唐代格之一斑。参见本书 “格” 条。

☚ 唐令   唐式 ☛
00001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