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台港唐宋词研究论著选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台港唐宋词研究论著选目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台港唐宋词研究论著选目

 《唐五代词研究》,陈弘治,文津出版社,第238页,1980年出版。
 《唐宋词论述》(1—7),田倩君,《青年战士报》,1978年6月11—17日。
 《唐五代词之发展中心及其盛况》,萧国钧,《香港时报》,1971年7月25日。
 《唐五代词的统计分析》,萧国钧,《香港时报》,1971年6月13日。
 《唐五代与两宋词家及其词概述》,田倩2,《教与学》3卷,1978年3月。
 《五代词韵考》,李达贤,台湾政治大学中文,1975年。
 《唐五代词的发展趋势——兼谈温、韦、冯、李词的内容与风格》,陈弘治,《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2卷4期,1979年4月。
 《唐词长调考》,黄坤尧,《幼狮学志》10卷3期,1979年6月。
 《从花间集看晚唐五代词》,吕景洲,《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3期,1965年6月。
 《五代词派析述》,左文武,《台肥月刊》21卷1期,1980年1月。
 《略论唐宋词之韵法》,张世彬,《中国学人》6期,1977年9月。
 《花间词人及其作品之研究》,谢武雄,《台中师专学报》7卷,1978年4月。
 《花间集之研究》,祈怀美,《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4期,1960年6月。
 《词与花间集》,温世乔,《台南师专学报》10卷,1977年12月。
 《评述花间集及其十八作家》,廖雪兰,台湾文化大学中文,1978年。
 《李白的“菩萨蛮”词欣赏》,琦君,《文坛》166卷,1974年4月。
 《旧题李白作“菩萨蛮”词试析》,赵润海,《东海文艺季刊》1卷,1981年11月。
 《李太白填词考》,杨胤宗,《孔孟月刊》24卷7期,1986年3月。
 《温庭筠及其词》,陈弘治,《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0卷3期,1977年3月。
 《温庭筠词概说》,叶嘉莹,《谈汇学报》1期,1958年8月。
 《温庭筠与晚唐词坛》,林祖亮,《自由谈》 31卷3期,1980年3月。
 《温庭筠筠词研究及校注》,王玉龄,文化大学中文,1980年。
 《温韦词研究》,姜尚贤,台南市撰者印行,1971年。
 《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四家词》,叶嘉莹,《国文天地》2卷7期,1986年12月。
 《温庭筠与词的成立》,桥木,《国文学报》8卷,1979年6月。
 《温庭筠及其在词学上的贡献》,左实,《华侨日报》,1973年5月1日。
 《一代词宗温庭筠》,张以红,《台湾新闻报》,1986年11月13日。
 《波斯词人李珣》,林水檬,《中外文学》10卷3期,1981年8月。
 《冯延巳的词》,菊韵,《今日中国》40卷,1974年8月。
 《南唐二主词评介》,菊韵,《今日中国》3卷,1973年11月。
 《评析李后主的词》,世乔,《畅流》50卷7期,1974年11月。
 《帝王俘虎词国帝王——谈南唐李后主之词》,鲁弓长,《畅流》63卷10期,1981年7月。
 《南唐二主词评析》,方延豪,《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5卷8期,1982年8月。
 《悲剧帝王李后主及其词》,许金枝,《中正岭学术研究集刊》2期,1983年6月。
 《从人间词话看李后主词的特性》,文益,《青年战士报》,1979年9月20日。
 《李煜词研究》,谢世涯,《南大中文学报》1期,1962年12月。
 《略论饮水词悉苦风格之形成及其与李后主词之关系》,郭惠冰,《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 1期,1963年7月。
 《李后主词欣赏》,韦金满,《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4期,1966年6月。
 《李后主词创作艺术的研究》,唐文德,台中光启出版社, 1975年印。
 《金剑巳沉埋——李后主的人间行》,曹淑娟,《鹅湖》3卷8期,1978年2月。
 《论元稹连昌宫词用韵》,许世英,《文史哲学报》15期,1966年8月。
 《元微之连昌宫词发微》,赵冈,《民主评论》 10卷17期, 1959年9月。
 《词的诗化——宋词蓬勃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徐信义,《古黄文学》4卷,1982年12月。
 《宋词选粹述评》,王宗乐,台湾中华书局,共285页,1981年初版。
 《两宋的词》,王熙元等,《学粹》16卷1期,28页,1974年3月。
 《两宋词述(一、二)》,宾默园,《中华诗学》10卷1期,1974年1月;10卷2期12—21页,1974年2月。
 《词的艺术价值及宋词韵体之探讨》,温世乔,《台南师专学报》7卷,1974年12月。
 《两宋词的比较》,卢元骏,《畅流》49卷10期,1974年7月。
 《宋词古唱考证》,李勉,《中国国学》8卷,1980年7月。
 《浅谈宋词中三个梅花意象——美人姿态、隐者风标、贞士情操》,颜昆阳,《明道文艺》64卷,1981年7月。
 《南宋遗民词初探》,王伟勇,东吴大学中文,1979年。
 《南宋三家遗民词人之研究》,蟥孝光,中国文化大学中文,1983年。
 《论词的起源与发展及其流派》,李雄,《反攻月刊》132期,1955年5月。
 《论宋词之四声阴阳》,张世彬,《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1期,1963年7月。
 《两宋词概说》唐安仁,《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3期,1965年6月。
 《略论宋词之进展》,翟友坤,《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3期,1965年6月。
 《南宋词人的爱国篇章》,汪中,《幼狮文艺》45卷4期,1977年4月。
 《南宋词家咏物论述》,张敬,《东吴文史学报》2卷,1977年3月。
 《词由代言体至立言体之转变》,张文燊,《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3期,1965年6月。
 《北宋词风的转变》。陈满铭《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2卷4期,1979年4月。
 《宋词辨证》,沈英名,正中书局,247页,1978年6月初版。
 《词史》,刘子庚,学生书局,179页,1982年8月版。
 《宋词音系入声韵部考》,金周生,文史哲出版社,416页,1985年4月初版。
 《宋南渡词人》,黄文吉,学生书局,328页,1985年5月初版。
 《南宋词研究》,王伟勇,文史哲出版社,526页,1987年9月初版。
 《宋代女词人研究》,黄淑慎,中国文化大学中文,1966年。
 《张先是由小令到长的桥梁》,曾宪,《艺文志》144卷,1977年9月。
 《柳永的词牌特色》,梁丽芳,《中外文学》7卷1期,1978年6月。
 《柳永慢词的节奏与连惯性》,梁丽芳,《中外文学》7卷3期,1978年8月。
 《柳永的词风》,林宗霖,《进》379卷,63—67页,1977年9月。
 《柳永的词情与生命》,吴炎涂,《鹅湖》2卷11期,1977年5月。
 《柳永与宋词》,张子良,《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0卷4期,1977年4月。
 《宋代风流词人柳三的生平及其归宿》,符定陶,《华侨日报》,1974年7月14日。
 《创新慢词大家——穷愁潦倒的柳永》,蔡慕陶,《新知识》148卷,1980年6月。
 《才子词人——柳三变》,汪昭仁、曾淑娟、《台南师专学刊》3卷,1981年6月。
 《多情自古伤别离——试赏柳水“霖铃”》,陈秀玲,《中国语文》51卷6期,1982年12月。
 《慢词的肇始者柳永》,许美惠,《台南师专学刊》5卷,1983年6月。
 《柳周词比较研究(上、下)》,林玫仪,《中外文学》,12卷6期100—125页,1983年11月、12卷7期1983年12月。
 《柳永、苏轼与词的发展》,郑骞,《中国文学评论》第二册。
 《风流词话话柳永》,谈素,《华侨日报》,1963年5月13日。
 《柳永与周邦彦》,崔瑞郁,台湾大学中文,1976年。
 《柳永词用韵考》,叶慕兰,辅仁大学中文,1973年。
 《柳永词研究》,郑琳,文化大学中文,1968年
 《柳永词研究》,叶莫兰,文史哲出版社,220页,1983年出版。
 《父子词家晏珠、晏几道》,蔡慕陶,《民主宪政》52卷12期25—26页,1981年4月。
 《二晏及其词浅论》,史伟贞,《台北工专学报》,12期399—414页,1979年6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谈晏珠的词》,琦君,《明道文艺》,1979年7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陈永春,《建设》,29卷8期1981年1月。
 《晏几道及其“小山词”》,叶庆炳,《中国文学评论第二册》。
 《东坡的田园词》,郑向恒,《台肥月刊》,25卷9期,1984年9月。
 《浅谈苏柳词作的深情》,林秀惠,《故宫文物月刊》2卷9期132—135页,1984年12月。
 《闲话苏轼念奴娇(一、二)》,李周龙,《国教世纪》18卷1983年6月、19卷3期1983年9月。
 《东坡词中的感情表现》,郑向恒,《古典文学》2卷1980年12月。
 《苏东坡词之技巧》,谢德莹,《女师专学报》5卷1974年5月。
 《东坡的“赤壁怀古”词》,雅儒,《文坛》 172卷1974年10月。
 《苏轼词赤壁怀古的新研究》,王澄维、王清源,《文艺复兴》61卷1975年4月。
 《苏辛词内容与风格比较研究》,张垣锋,《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4卷下,1980年6月。
 《苏辛豪放词的形成及其成就研究》,李浚植,《台湾师范大学国文》,1983年。
 《苏东坡的阳关曲》,郑骞,《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0卷4期1977年4月。
 《苏东坡与辛稼轩的农村词》,徐信义,《幼狮文艺》48卷1期1978年7月。
 《东坡词韵研究》,许金枝,《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3期1979年6月。
 《苏轼与北宋词风》,林祖亮,《自由谈》30卷5期,1979年5月。
 《苏辛词比较研究》,陈满铭,《文津出版社》,220页,1980年10月版。
 《东坡词的欣赏》,陈晓晓,《中国文学评论》第二册。
 《东坡词研究》,王保珍,长安出版社,142页,1979年。
 《论黄庭坚词》,慕芬,《华侨日报》,1963年5月13日。
 《秦观词略论》,慕芬,《华侨日报》,1963年3月13日。
 《淮海居士词》,菊韵,《今日日报》,39卷105—113,1974年7月。
 《凄迷清丽的淮海词》,潘琦君,《书和人》,210卷1—5页,1973年5月。
 《北宋词人——周邦彦》,弘,《浙江月刊》,12卷8期29页,1980年8月。
 《周邦彦其人其词》,赵明琇,《浙江月刊》14卷1期1982年1月。
 《论周邦彦词之声律》,韦金满,《香港浸会学院学报》7卷1980年。
 《“山抹微云”秦少游》,周宗盛,《大华晚报》,1974年12月9日。
 《周姜词异同之研究(上、中、下)》,傅试中,《大陆杂志》31卷3期1965年8月、31卷4期、1965年8月、31卷5期1965年9月。
 《两宋承先启后之二词人——清真、白石词之比较与分析》,傅试中,《辅仁学志——文学院之部》11卷1982年6月。
 《淮海词研究》,谢武雄,《台中师专学报》11卷1982年6月。
 《读周邦彦词》,林文月,《中国文学评论》第二册。
 《周邦彦词韵考》,林振莹,辅仁大学中文,1971年。
 《周邦彦词研究》,韦金满,香港珠海书院中文,1972年。
 《版玉词校笺》,张曦,中国文化大学中文,1966年。
 《清真词研究》,王支洪,东大图书公司,169页,1978年初版。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王熙元,大学杂志33卷2期1984年2月。
 《才情高洁的李渭照》,李师郑,《大华晚报》,1972年2月21日。
 《绝代词女李清照(一——十一)》,周宗盛,《大华晚报》,1974年3月11日、18日、25日、4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5月6日、13日、20日。
 《李清照研究》,何广棪,香港珠海书院中文,1981年。
 《谈李清照的诗与词》,王诚次,《大华晚报》,1971年1月18日。
 《女词人李清照的风格》,林仙,《中兴评论》3卷7期,1956年7月。
 《张元斡的词》,黄文吉,《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7卷4期,1984年4月。
 《张元斡研究》,黄佩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54页,1986年11月初版。
 《放翁词研究》,翟瞻纳,台湾师范大学国文,1969年。
 《陆放翁与辛稼轩》,张健,《幼狮月刊》48卷1期,1978年7月。
 《愤世词人张孝祥的词风》,白,《励进》383卷1978年1月。
 《张孝祥研究》,徐照华,东海大学中文,1973年。
 《论辛稼轩的词》,陈宗敏,《畅流》,67卷5期,1983年4月16日。
 《论辛稼轩永遇乐词》,沈英名,《文艺复兴》,116卷,1980年10月。
 《谈辛弃疾的一阕贺新郎》,李周龙,《国教世纪》,16卷11期,1981年5月。
 《情殷复国读辛词》,蒋励材,《畅流》,53卷10期,1976年7月。
 《谈辛弃疾的怀古词》,黄金裕,《明道文艺》,50卷,1980年5月。
 《爱国词人辛稼轩》,汪中,《孔孟月刊》,18卷11期,,1980年7月。
 《宋人四篇稼轩词集序文之探讨》,黄文吉,《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5卷5期,1982年5月。
 《爱国词人——辛弃疾》,蔡慕陶,《民主宪政》,53卷9期,1982年1月。
 《南宋两大词人——辛弃疾与陆放翁(上、下)》,《太华晚报》,1974年11月25日、12月2日。
 《浅谈稼轩长短句》,王翊,《香港时报》,1971年7月24日。
 《壮夫血泪稼轩词》,包根弟,《幼狮文艺》,45卷4期,1977年4月。
 《辛稼轩的境遇与其词风》,陈满铭,《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0卷3期,1977年3月。
 《南宋词风及辛姜工派词人》,廖从云,《中国国学》5卷,1977年4月。
 《三部最影响稼轩词的作品》,陈宗敏,《花莲师专学报》 10卷,1978年12月。
 《“爱国词人”与“英雄词人”辛稼轩》,李雄,《反攻》,35期,1951年4月。
 《古语古句在苏辛词里的运用》,陈满铭,《国文学报》6卷,1977年6月。
 《辛稼轩的壮志和词心》,宁远,《文学思潮》,3卷,1979年1月。
 《稼轩词的心境》,张垣锋,《中央月刊》,11卷5期,1979年3月。
 《学辛弃疾填词治家》,费海玑,《畅流》60卷8期,1979年11月。
 《我读辛弃疾词》,琦君,《现代学苑》,3卷10期,1966年10月。
 《民族词人辛弃疾(上、下)》,亦园。《华侨日报》,1964年8月8日、8月21日。
 《稼轩长短句研究》,陈满铭,台湾师范大学国文,1967年。
 《刘过之生平与词风》,黄孝光,《木铎》,8卷,1979年12月。
 《刘过的龙州词》,黄孝光,《中原学报》,8卷,1979年12月。
 《论白石的词风与词艺》,蒋励材,《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6卷12期,1983年12月。
 《说白石词中的黍离之情》,林鹤宜,《孔孟月刊》,24卷5期页,1986年1月。
 《“词匠”姜夔》,林宗霖,《艺文志》,203卷,1982年8月。
 《白石词启后之研究》,傅试中,《辅仁学志——文学院三部》12卷,1983年6月。
 《姜白石词研究》,包根弟,《人文学报》3卷,1973年12月。
 《姜白石在词学史上的献特地位》,黄瑞枝,《艺文志》108卷,1974年9月。
 《白石词》,杜若,《台肥月刊》,15卷11期,1974年11月。
 《论白石词》,颜天佑,《书目季刊》,8卷2期,1974年9月。
 《白石词的“冷月波心”基型探讨》,李森隆,《中国文化月刊》,10卷,1980年8月。
 《南宋词人——姜白石》,周瑞玉,《建设》,29卷3期,1980年8月。
 《南宋词人姜夔》,蔡慕陶,《民主宪政》52卷4期,1980年8月。
 《探索白石词中的“情”》,方延豪,《艺文志》181卷,1980年10月。
 《姜白石词清空骚雅之欣赏》,何敬群,《华侨日报》,1972年10月24日。
 《姜夔及其“白石道人歌曲”研究》,李森隆,东海大学中文,1980年。
 《姜白石词韵考》,吴淑美,辅仁大学吕文,1970年。
 《白石词笺校及研究》,赖桥木,《台湾师大国文》,1966年。
 《南守姜吴派词之研究》,颜天佑,《政治大学中文》,1974年。
 《南宋词坛与吴文英》,菊韵,《今日中国》35卷,1974年3月。
 《吴梦窗其人其词》,赵明琇,《浙江月刊》8卷5期,1976年5月。
 《遗民词人刘辰翁之时代背景》,黄孝光,《中原学报》9期,1980年12月。
 《张炎词源探究》,徐信义,《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19卷,1975年6月。
 《玉田词用韵考》,林冷,辅仁大学中文,1971年。
 《张炎词源笺订》,刘纪华,政治大学中文,1970年。
 《从张炎的一阕人声甘州谈起》,李周龙,《国教世纪》17卷11期,1982年5月。
 《论张柳苏秦周李六家词》,黄瑞珍,《新亚书院中国文学系年刊》4期,1966年6月。
 《王沂孙的词》,菊韵,《今日中国》44卷,1974年12月。
 《岳飞“满江红”词对民族文化的贡献》,李安,《中原文献》11卷11期,1979年11月。
 《岳飞满江红词“贺兰山”释义著作地考述》,李安,《国文编译馆馆刊》,11卷1期,1982年6月。
 《欧阳修词的特色》,李栖,《高雄师院学报》10卷,1982年4月。
 《六一词校注》,蔡茂雄,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印,204页,1969年。
 《六一词浅说》,何广棪,《星岛日报》,1964年1月20日。
 《歌尽桃花扇底风——孤芳自常的晏几道》,琦君,《明道文艺》47卷,1980年2月。
 《小山词研究》,杨继修,黎明文化事业公司,341页,1980年出版。
 《清真、梦窗词》,杜若,《台肥月刊》17卷1期,1976年1月。
 《李清照醉花阴写作意识与技巧的研究》,唐文德,《逢甲学报》17期,1980年7月。
 《人比黄花瘦:略谈李清照词》,徐信义,《中国语文》,54卷5期,1984年5月。
 《漱玉词研究》,李栖,台湾师范大学中文,1967年
 《易安居士其人其词》,蔡慕陶,《古今谈》,167卷,1979年4月。
 《稼轩词用典分析》,陈淑美,台湾大学中文,1966年
 《试评姜夔的念奴娇》,陈琇丽,《中国语文》55卷6期,1984年12月。
 《从白石道人自度曲看唐宋词人度曲的方法》,赖桥木,《国文学报》9卷,1980年6月。
 《梦窗词校订笺注》,黄少甫,《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10卷,1966年5月。
 《吴梦窗事迹及其词》,文延豪,《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4卷7期,1981年7月。
 《梦窗词韵考》,余光晖,辅仁大学中文,1970年。
 《论张炎词与家学、时代背景的关系》,黄瑞枝,《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卷4期,1986年4月。
 《张玉田的飘零心境与隐居心愿》,王安祈,《幼狮学志》17卷3期,1983年5月。
 《张玉田和末宋词人》左景清,《自由谈》31卷1期,1980年1月。
 《张玉田的山中白云》,杜若,《台肥月刊》20卷12期,1979年12月。
 《致翁词及其感情生活》,陈水云,《哲学与文化》7卷1期,1980年1月。
 《岳飞的“满江红”读后》,李安,《东方东志》14卷4期,1980年10月。
 《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辨疑》,林玫仪,《古典文学》7期上,1985年8月。
☚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凡例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唐宋词学研究论文索引(1915—1989) ☛
000109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