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太宗李世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Tangtaizong Li Shimin唐朝第二代皇帝,政治家。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统治集团也四分五裂,太原留守李渊在李世民等的策动下,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乘王世充与义军胶着于洛阳攻守之战,无暇西顾之机,笼络关中豪酋,长驱攻克长安。义宁二年(618)隋炀帝被杀后,李渊即位,建国号唐,以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封为秦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建功颇多,引起太子建成猜忌,双方争斗日趋激烈。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建成和弟齐王元吉,为其夺取皇位继承权扫平了最大障碍,因而被李渊立为太子。随后,高祖李渊退位,世民即位,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常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语来警诫自己(《贞观政要》卷1),实行轻徭薄赋,减缓刑罚等措施。在隋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了均田制、租庸调和府兵制,注意兴修水利,设立义仓备荒,对唐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政治上,唐太宗继续完善三省六部制,大兴科举,扩大统治基础,网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本人虚怀纳谏,选用贤能,注意协调地主阶级各集团的利益,故上下一致,政局稳定。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相,均为太宗所发现和选用。他气魄恢宏,包容并蓄,推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而又致力于边疆的巩固。贞观十五年(641),以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传为历史上的佳话。太宗统治期间,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呈升平景象,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太宗晚年连年用兵,加重征敛,猜忌大臣,未能慎终如始,暴露了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繁荣昌盛的唐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去世,年52岁,在位23年。 ☚ 唐长安城 政事堂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Tangtaizong Lishiming唐代皇帝,高祖李渊次子,627—649年在位。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世民积极支持其父隋太原留守(617)李渊于大业十三年在晋阳起兵,后率兵进军关中,攻占长安。唐武德元年(618)被封为秦王。因在唐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战功卓著,遭到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双方矛盾日趋激化。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及弟元吉,被李渊立为太子。不久又迫李渊退位,继立为帝,改元贞观。太宗统治时期,以隋亡为历史教训,经常用荀子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贞观政要》卷一)来告诫自己,在各方面采取了许多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加强集权,巩固其统治的措施,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和租庸调,奖励垦荒,鼓励人口增殖,注重减轻赋役,不夺农时,兴修水利,设置义仓,赈济灾荒等,维护和发展了社会生产。政治上,注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间的关系,发挥各职权部门的作用;关注地方刺史的治绩,重视选拔人才,为官择人,用人唯贤;鼓励群臣进谏并能积极纳谏;修订完成了《唐律》,用刑宽简;发展学校扩大科举。民族关系上,贞观四年(630)出兵击败东突厥,解除了边患,被西北各民族尊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历史上享有“贞观之治”的称誉。贞观后期,太宗纳谏渐不如前期,营建较多并连年用兵,加重了对人民的征敛,表现出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年五十三。 ☚ 孙思邈 玄奘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 (599—649),唐朝第二个皇帝,其兄建成、三弟玄霸、四弟元吉。李世民与父亲唐高祖李渊南征北战,为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18岁时,高阳强盗“历山飞” 魏刀儿攻太原,留守李渊迎敌被围,世民带轻骑突入,救出李渊,适逢援兵赶到,二人率军大败贼兵。617年,李渊以征高丽、讨刘武周为由,骗得隋炀帝派来监视其的王威、高君雅同意,令世民与刘文静就地征兵。7月,李渊起兵,世民为敦煌公,任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统军。当军队西进到贾胡堡时,隋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守霍邑,屈突通在河东呼应。时逢连绵阴雨、军粮不继,李渊遂与裴寂决定回师太原,世民与建成劝其不成,遂在帐外痛哭。李渊问其因,他说,正义之师进则胜,退则散,部队一散,敌人追兵在后,众人必死无疑。李渊遂停止撤兵 ,率数十骑至城下诱敌,宋老生中计,倾巢而出,建成、世民率军分趋东、南门接战,占二门。世民入敌后阵,杀敌数十,两刀皆缺。后裴寂主张拿下河东郡再西进,以免腹背受敌,世民则认为兵贵神速,应早渡河,以免滞留而坐失时机。李渊便折中,亲率主力西进,另留兵攻河东。世民率部沿渭水而西,平定了谓北地区。他注重网罗豪杰人士,在泾阳时,已有精兵9万,打败了胡人强盗刘鹞子,收编其部,令殷开山、刘弘基守长安故城,自己率兵奔司竹。盗贼出身的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前来会合,驻阿城,使世民又得兵13万。长安附近居民前来搞劳三军,世民对其致谢,但不收其物,其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此时,建成奉李渊命西来与世民会合。建成自东南,世民自西北合围长安。11月,一举平定京城。世民为京兆尹,唐国内史,封秦国公。此时,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派子仁果攻扶风,世民迎敌,大败薛军,杀敌万余,抵陇坻。617年12月,世民兼任右元帅,统兵10万攻东都洛阳。准备回师时,对部下说: “敌见我回师,定来追”。遂设三处伏兵,在三王陵大败追来的隋将段达,直杀到洛阳城下,在宜阳、新安设熊、谷二州,然后回京,被改封赵国公。李渊受隋禅让称帝,世民任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兼任雍州牧。后又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619年,再拜左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等九州诸军事等。618年7月,薛举犯泾州,世民迎敌,在高墌大败而归。9月,薛举病死,薛仁杲占墌城,李渊又任世民为元帅。世民避敌锐气,与仁杲对峙60多天,薛军粮尽,将领牟君才、梁胡郎来降。世民认为时机已到,令庞玉在浅水原南布阵诱敌。敌将宗罗睺率全军出战,庞玉将败时,世民率大军从浅水原北掩杀而来,宗腹背受敌而败,世民领轻骑20多人追杀到墌城并准备攻城,仁杲恐惧固守。黄昏大军至,围城。次日黎明,仁杲请降,世民俘敌精兵万余人,仍令薛、宗等统领,并常和他们骑马打猎以示无隔阂,众人遂誓死效力。691年春,刘武周勾结突厥南下,宋金刚占晋州,守太原的齐王元吉弃军逃回,失并州。李渊大惊,令弃河东,世民说太原是王业根基,河东殷富,不可放,愿请兵3万以平刘、宋。李渊允。11月,世民出征,打败敌军,收降将尉迟敬德,仍令其统帅降兵。刘、宋逃到突厥,后为突厥所杀。此后,李渊派世民攻王世充,王兵败,困守洛阳,向窦建德求救。窦率30万大军来援,621年5月,在虎牢被世民击败,窦受伤被俘。世民将其带到洛阳城下,世充害怕,遂降。同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反唐,杀魏、贝两州刺史,击败李神通和李世勣两军,仅半年就控制了窦的原属地夏国。622年3月,建成、世民在洛水大败刘军。4月,世民南下淮泗,在衮州围攻响应刘黑闼的徐圆朗。徐败逃,被世民所杀,至此,天下基本平定。因世民则为全国统一立下了大功,10月,李渊加封他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 魏征 周武后武则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