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代移民就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代移民就食 唐代移民就食唐朝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武德晚年,户不满三百万,不足隋盛时人口的三分之一。太宗即位后,为了遏止人口的流失逃亡,巩固其统治,在贞观时期,采取了精简机构、轻徭薄赋,以及移民就食等措施。史籍中记载: 从贞观元年到三年 (627~629年),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霜、蝗等灾,人民贫困饥馑。为此,太宗下令,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命灾区开仓赈济,允许灾区百姓到其它州县就食。还命令御府,以金帛赎回因灾荒被卖者,归还其父母。鼓励非灾区尽力帮助灾民度过灾荒。据史载:当时有的州县在安抚赈济灾民中做得很好。以致“逐粮户到,递相安养,回还之日,各有赢粮,乃别赍布帛,以申赠遗。”(《旧唐书》卷一八五上)唐太宗初期,成功地实行了移民就食等政策,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困难,安定了百姓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促使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资治通鉴》贞观四年记云: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门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 《资治通鉴》 卷一九三)。虽有溢美之词,但也是一定历史事实的反映。 ☚ 隋大索貌阅 唐末流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