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山东驿运管理
唐时从京都长安到山东郡县,驿道四通八达。沿道每30里设一驿站,管理运输。驿站有驿长、驿夫,备有驿马。驿站分6等,一等站配备驿马60匹,二等站配备驿马45匹,三等站配备驿马30匹,四等站配备驿马18匹,五等站配备驿马12匹,六等站配备驿马8匹。驿站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乘官马驮运私物,重量不得超过30斤,行驶速度和里程按车马种类而定。驿使到达驿站,必须换马后再启程,否则要挨80大棍;马疲劳致死的要赔偿;驿使止歇时按品级安排食宿;凡道路街巷行人、行车,要“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等。当时山东省内的驿运里程为11100多里,按规定推算应设驿站37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