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地石窟部 > 石窟 > 響堂寺石窟 響堂寺石窟 xiǎngtángsìshíkū 座落於山西榆社縣城西南十里廟岑山。造像刻於北魏至唐。後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現寺已毁,佛像尚存,並有千佛洞一區。坐像高約一丈,面形方圓,肩披袈裟,結跏趺坐。千佛洞在寺之東北隅,窟近方形,西南角闢門,面積達一百三十五平方尺。窟内有較大佛像六軀,四周千佛圍繞,達一千零九十尊,北魏所作。石窟東北山巔有一方形唐塔,名禪師塔,形制秀美,是響堂寺唯一建築遺物。參閱乾隆《大清一統志·遼州府·寺觀》。 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庙岑山。始造于北魏。从此至唐依山造像,随之即像建殿,形成寺院。明清重修。原有寺宇建筑已圮毁,尚存千佛洞1区。洞为方形,面积15平方米。洞内石壁环立,有石佛1090尊,大者高1米,小者仅9厘米。在响堂寺原址,存摩崖造像1尊,高3.3米,肩披袈裟,罗纱透体,结跏趺坐,雕刻精细,为唐代石刻造像精品。石窟东北山巅有唐塔1座,方形,单层,约高4米,为响堂寺唯一建筑遗物。 ☚ 8. 榆社县 9. 左权县 ☛ 00000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