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身。 【集校】: 《文选》陈本:余 《文选》尤本、朱熹:同陈本。 《文选》六臣本:余 洪兴祖: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 黄省曾: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 明繙宋本:余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余 毛晋:予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 王逸:董,正也。 豫,犹豫也。言己虽见先贤执忠被害,犹正身 言己不逢明君,思虑交错,心将重乱,以 郭璞:《释诂》:“董,督正也。”注:“皆谓御正。” 吕向:言我但得守正道而不犹豫,终中其君,使心错乱,以终其年也。 朱熹:重昏,重複暗昧,终不复见光明也。 汪瑗:董,督也。 道,谓前途之道路也。不豫,不犹豫而狐疑也,决之之辞。重昏,言山中杳冥幽晦也。 重昏终身,卽上愁苦终穷之意。二句言因历观自古前贤,皆不能得行其道,而多被患害,故己深有所感,催督上道,而决于隐去无疑,甘处深山,杳冥幽晦,以终身也。董道不豫,谓自湘而鄂,自鄂而沅,自沅而辰阳,决于隐去也。应上旦余将济乎江湘以下十余句,有《易》“见几而作,介于石不终日”之意。 旧注董道爲正身直行,非是。重昏终身,应上入溆浦以下十余句,“大舜饭糗茹草,若将终身焉”之意。 大抵此篇极明白整齐,有脉络条理。篇首奇服至寳璐一叚,是头脑,言己之所好尚如此,世溷浊莫余知,与哀南夷莫余知,提起对看,皆承奇服説来。 世溷浊是泛举一世而言,至日月齐光爲一叚,故其词爲轻举远游之意。哀南夷,是专指楚国而言,至重昏终身爲一叚,故其词爲隐遁山林之意。上叚是託言而遣兴。下叚是纪其实而有所指,非复比兴寄託之言,与上叚稍不同,读者不可不察。 然下叚又有三小叚意,旦余将济乎江湘至僻远何伤是一叚,叙隐去之道路。入溆浦至愁苦终穷是一叚,叙隐居之处所,及山林之幽晦,亦承僻远何伤而来也。 接舆髡首至重昏终身是一叚,以自宽其忧,决其志,总承上二叚而来也。 陈第:观于伍子、比干,则前世可知。 我将守正道而不犹豫,但当重複暗昧,以 黄文焕:旣已自哀,并哀古人。旣哀古人,又何怨今人?南夷应尔,不必斥之以爲夷矣。溷浊皆是,不必斥之以爲浊矣。向之自负,奇服异佩,至是无所用于世。 祗一昏昧重叠之况而已。愿奢则曰齐光,意失则曰重昏,无光之可矜矣。意得而岁月增荣,则曰天地比寿,意失而 甚哉原之深于悲也!愁苦而 但觉日痴一日,以没世而已。思慕一念,魂神离魄,岂能知其所以然? 钱澄之:董者,欲率天下共轨于道也。 爲哀爲愁,皆以此自取不豫,不豫由于独醒。重昏 王夫之:将,谓志若此也。不豫,无所迟疑也。 重昏,幽闭于南夷荒远之中也。 人不足怨,而守正无疑,安于幽废,明己非以黜辱,故而生怨。所怨者,君昏国危,如下乱曰所云。 林云铭:昏,烦闷也。 虽知必不能容于俗,但守道不可疑,宁 张诗:董,督也,不懈弛意。重昏,卽杳冥幽晦意。吾将董我前途之道,无所犹豫,重昏以 蒋骥:重昏,以深入无人之境言。 董道不豫,卽所谓高驼不顾也。重昏 然所负者如彼,则所遇者如此。其事固相因,而其意不相悖也。 屈复:右三叚。幼好竒服,穷不变心。 前世皆然,终身守正。畅发虽鄙远何伤之意。 奚禄诒:我虽见放,犹持正道而不犹豫。重昏者,心神俱昏乱以终此身。 胡文英:董道不豫,正己之道而不疑也。重昏,卽幽处山中之意。 刘梦鹏:亦惟守正道而不疑,虽长此昏昏没世,不能自明,亦安之若素可已。 陈本礼:谓旣蔽于怀王之世,又锢于顷襄之朝。如 王闿运:豫,度也。督君于正道,而不豫度君之邪心。重昏者,昔迷而不知,又不知而被 马其昶:以上引义命自安。 徐英:自“接舆髡首兮”至此,忠不必用,贤不必以,言己与前人,所遭正同,知命之莫可奈何也。 闻一多:《诗经·褰裳》“狂童之狂也且。”《传》曰:“狂行童昏所化也。”《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郑注曰:“生而癡騃童昏者。”《国语·郑语》“童顽穷固”韦注曰:“童昏固陋也。”一作僮昏。 《晋语》“僮昏不可使谋。”注曰:“僮昏,无知也。”又作僮惛。《广雅·释诂》“僮惛,癡也。”《淮南子·氾论篇》“古者民(原 文怀沙:重昬,是倒霉又倒霉的意思。(《屈原集》注) 高亨:豫,厌倦。 正道而行, 姜亮夫:不豫豫字,读爲逾;不豫,犹不变也;与董字应。 马茂元:以上就现实遭遇,联繫到整个历史悲剧,进一步重申自己的正确而坚定的立场。 刘永济:此言我旣将守道不阿,卽使 观上文所述辰沅地域那样荒凉僻陋、气候那样凄苦,而当之者又爲怀抱伟大、心情寃屈之人,其无生人之乐,更何足怪。屈原虽亦不能不有此种 这种道理,在《离骚》篇中已不惜再三言之,如曰:“何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爲度。忳郁邑予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爲此态也。”又曰:“人生各有所乐兮,予独好修以爲恒。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予心之可惩。”又曰:“阽予身而危死兮,览予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皆其证也。考屈原赋《骚》在南放前数年,可见此不变之 (《屈赋音注详解》) 杨胤宗:屈子因己之贬迁,而思及古人亦多如是者,故爲悟道之语曰: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史记·伯夷列传》: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盖太史公以《采薇》诗,有涉怨望之意,故曰可异焉耳(谓有异于孔子之论)。 夫屈子以贵戚之亲,执笏霸朝(楚怀王曾爲从长)思多 讵知怀襄之才,不及中主,夫人郑袖,幼子子兰,上官,靳尚之徒,相扇爲恶,而原独善于隐 吴孟复:董,《方言》:“董,固也。”《广雅》:“董,固也”。又“拱”,固也。 《尔雅》:“拱,执也。”王念孙谓:“执与固近”。是董道,卽固道卽执道。 用今语言,卽坚持正道。又,董在东部,督在幽部,阴阳对转,借董爲督。督卽《庄子》“缘督以爲径”之督,故督有正义。 《尔雅》训董爲正,义亦可通。〇昏,《书·盘庚》释文:“昏”本作“睯”是也,郑玄注亦云:“昏读爲睯,睯,勉也”。 昏睯古音相同。 《尔雅·释诂》:“强也”。强卽勉义。又《尔雅·释诂》孙注:“夙夜之勉也”。 睯义爲勉,重昏卽勉之又勉。 蒋天枢:董,董理。谓己当计虑所遵循之法则,而不豫爲己身祸福计。固,犹言坚持下去,不与下连续。重昏,重重艰难险阻,言己将坚持下去,卽遇种种艰困,不爲之屈。 王泗原:豫,纾,缓。 王注以爲犹豫,非。犹豫双声字,单説豫就没有犹豫义。重昏谓暗之甚。 何剑熏:本书《惜诵》:“壹心而不豫兮”,又曰:“事君而不贰兮。”不豫卽不贰。古豫、贰通用。 《孟子·滕文公篇》:“从许子之道,市价不贰。”《荀子·儒效篇》:“仲尼将爲司寇,鲁之鬻牛马不豫价。”《家语·相鲁篇》:“孔子爲政三月,鬻牛马者不储价。”储卽豫之借字。 或单用豫。《盐铁论·力耕》:“文学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僞。”又《禁耕》:“而工商不相豫,人怀敦朴以相接,而莫相利。”因此,此豫与《左传》“我勿我诈,尔莫我 (《楚辞新诂》) 汤炳正:重昏,当卽重闵。 昏闵同音,古多通。闵,忧患。 “重闵”与《惜诵》之“重患”义近,谓忧患衆多。二句与前“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