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月的乡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月的乡村》

【著者】:

长篇小说。

肖军著。肖军(1907-1988),中国现代作家。

1935年7月由鲁迅作序编入《奴隶丛书》之二,上海奴隶社出版。

为作者的成名之作。

小说较早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的生活,被誉为“反抗日本侵略的一面文学的旗帜”。鲁迅在“序言”中给予很高评价,称赞这部书中“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显示著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将来,死路与活路”。

小说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后,几支东北人民抗日小分队和日寇展开的殊死战斗。八月,东北某地一个叫王家堡的乡村,遭到日本侵略军的血洗,变成一片“疯狂的海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9支队在司令员陈柱的率领下,忍著饥饿和劳累,向王家堡大院发起进攻,经过艰苦的战斗,获得了胜利。在王家堡,几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会合,又转移到龙爪岗,攻下了地主庄园。

在整顿纪律,组织队伍和补充给养后,部队斗志昂扬向东安城进发,迎接消灭敌人的又一场战斗。在浴血战斗中,广大人民和游击战士的觉悟普遍提高。

队长铁鹰更加成熟了,鞋匠李三弟、妇女李七嫂、工人崔长胜等成为了坚强的民族解放战士,知识分子出身的分队长肖明与朝鲜姑娘安娜克服了感情上的痛苦,振作精神,决心投入“明天的战斗”。受尽凌辱的农民惊醒奋起,纷纷报名参战,老农孙兴的3个儿子同时加入了抗日的行列,八月的乡村到处燃遍了抗日的烽火,中华民族正用血肉筑起一道新的长城。小说广泛地描绘了抗日部队与日寇、伪军、汉奸的战斗以及自己内部的种种思想矛盾,真实地表现了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和保卫家乡的坚强决心,反映了抗日队伍在血泊中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斗争,或者死”的深刻主题。

作品采用截取横断面的表现形式,用散文的手法创作小说,不著重描绘某个人物的成长和发展。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正面反映东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长篇小说,在文坛上有“中国的《铁流》”之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