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Pǐ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运城,江西之新馀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博古图》周有品伯之彝,品姓本此。” 明代有品嵒,镇海卫千户。 品pǐn❶眾多,見“品類”、“品庶”。亦指眾人。蔡邕《釋誨》:“檢六合之群品,濟之乎雍熙。” ❷事物的種類。班固《東都賦》:“於是庭實千品,旨酒萬鐘。” ❸官吏的等級。張衡《東京賦》:“千品萬官,已事而踆。” ❹品評。劉歆《遂初賦》:“大人之度品物齊兮,舍位之過忽若遺兮。” 品 品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分为十八等。 ☚ 守备 酒娘子 ☛ 品 品乐器部件。用于琵琶、阮咸等弹拨乐器上,设在乐器面板上,为一排凸起的小横条。其作用为标志音高位置,便于按弦取音,多为竹制。古时品和相也称“柱”。 ☚ 胡琴 相 ☛ 品 品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主要涉及艺术的批评与鉴赏问题。语见钟嵘《诗品序》:“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嵘今所录,止乎五言,……轻欲辨彰清浊,掎摭利病,凡百二十人,……至斯三品升降。”其所称“品”,语源极古。《易·乾》云:“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品物”指众多之物。《晏子春秋》外篇下二:“品人饰礼烦事。”“品人”即众人,众座。《尚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国语·周语中》:“外官不过九品。”“品”指人的尊卑等差。以上“品”作名词用。也有作动词用的,如《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郑玄注:“品者,每物皆尝之。”上述“品”的古义,虽不含审美意味,但却是后世作为审美概念发生的语源始基。品,作为一般语词向审美概念转化,始于汉而完成于六朝。其发展轨迹是从品人到品艺,从理性判断到审美鉴赏。班固《汉书·扬雄传》录《法言》序目:“仲尼之后,讫于汉道,德行颜、闵,股肱萧、曹,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撰《渊骞》第十一。”颜师古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这还多是对人物等差作理性评判。到了汉末,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后汉书·党锢传序》),风气大盛。又《后汉书·许劭传》云:“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在对人的品藻、品题中,审美意味也发展、丰富起来。故《世说新语》专立《品藻》门,品评人物,而尤重风神、韵度及气骨之美。如《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其品评偏于人物的精神品格、风度气质和个性特征的审美鉴赏。山涛之品嵇康,更是形象地描述了品评者的审美感受和心理活动。在这种时代风尚中,六朝文士对书画和诗歌的品评鉴赏,也日渐发展。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直接以“品”名书,其序云:“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此后姚最有《续画品录》。论书法有梁庾肩吾《书品》,载汉至齐梁书法家一百二十八人,分为九品,每品各系以论,从内容到结构、形式,都成熟了。而钟嵘《诗品》就在这一品评人物和艺术作品蔚成风气的时代美学思潮中脱颖而出,最早说明“品”这一审美概念的意义。概言之,“品”的义蕴有五方面:一是评析优劣,分出等差。钟嵘将诗人分上、中、下三品,其“品”已含优劣之义。二是赏评概括,掎摭利病。《诗品》品评各家多属此类。三是追溯渊源,分别流品。四是体验品味,标举名作。如品评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五是品录、品选各家作品。总之,到了六朝的齐梁时代,“品”作为文学艺术的审美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理性判断减弱,而纯粹审美判断的内容日渐丰富多样。“品”的形成和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已完成了从社会政治的教化批评,向纯粹审美评赏的历史转折。而发展到唐宋以后,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横向扩展,其理论义蕴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以画品、书品、文品、诗品、赋品、曲品、词品直接命名之作,已不胜枚举。综括起来,“品”义在以下三方面有重大发展:一是“品第”各家成就,不仅仅笼统分别等差,而是按各家作品审美品格特征及其艺术造诣来分序列。如唐张怀瓘《书断》直接以神、妙、能三品分优劣。二是专门品味审美境界而不分等级,这类论著以唐司空图《诗品》首开先例。他按作品审美风格特征和艺术规律分为《雄浑》、《冲淡》等二十四品,凡是具有独立审美品格的艺术境界和美的形态,皆可入“品”。这类著作很多。三是扩展到讨论创作方法、艺术规律和作者之用心。如清袁枚《续诗品》。“品”作为审美概念,含义丰富,延用至今,影响不衰。 ☚ 六观 观 ☛ 品 品pǐn吹弹乐器。刘翰《蝶恋花》:“前度风流,陡觉心情懒。谁品新腔拈翠管,画楼吹彻江南怨。” (4—2205)柳永《隔帘听》:“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1—30) ☚ 瞥眼 品流 ☛ 品pǐn❶种类。张籍《夏日可畏》:“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❷等级。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品读音p·in(ˇ),为i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丕饮切,上,寝韵。 ❶物品。 ❷等级;品级。 ❸种类。 ❹品质。 ❺辨别好坏。 ❻吹。如:品箫。 ❼姓。 上一条: 玭 下一条: 聘 品 品封建时代官员的等第。魏晋时始将官员分为九等,称“九品”。北魏起又从九品中分出正、从、上、下之阶级,以后历代各阶级数不尽相同。隋、元、明、清代,在九品中保留正、从之阶,文武官同,因而官员秩共有十八级,但通常都以“品”称。例见第三十回。 ☚ 提刑所理刑 大夫 ☛ 品pìn❶官阶。引申高贵傲慢。例:当官的人都有一种~麻、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 上官在下官及百姓眼里,往往是两个字“ (zhuǎi)”、~! ❷菜肴一味称一品。今亦引申泛指有味觉、有感觉者等谓品。例:先~~味道,看怎样。 ❍ 这事有~图、有味道。 《玉篇》:“品,官品。”《汉语大字典》:“品,菜肴一味称一品。” 品pǐn观察,品评。〔例〕你可能日常能品出来,你爹这人多疑呀!疑心太重!(城144)∣品一个人,得由小看大。他觉得柱子对海八爷的疑性是扯臊。以海八爷的性格,他会偷“同义居”一把勺子吗?(酒34)∣我品着,你小师叔也就是个顺毛驴。你老抽他,他能不尥蹶子?(榆146) 品〔pin〕pit: 产~。cantpit. 品尝 〔pin chang〕hliangd. 品格 〔pin ge〕had loul. 品貌 〔pin mao〕xangb maob. 品pǐng <府谷> ❶观察,揣摸: 弯弯镰刀割韭菜,慢慢~你的心好坏。 ❷故意装斯文,摆架子:人等着叻,他~着叻。 品{}三4157①名横吹的竹笛。闽语。福建厦门〖 〗。~仔。②名指买卖牲口时「三、三十、三百、三千」的价格。晋语。山西忻州〖 〗。③动吹嘘;倚仗(某种力量)。闽语。福建厦门〖 〗。~有钱‖~大股有力倚仗块头大,有力气。④动议定;言明。闽语。福建厦门〖 〗。明~甘愿双方议定情愿‖对头~好双方议定好。⑤动调解。吴语。浙江温州〖 〗。该起官司法院~爻罢,你俫着应该执行个。⑥动分;给。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点儿纸纸给我好不好?⑦动相比。湘语。湖南长沙〖 〗。他们两个有得一下~将有一番较量‖只有小李才能跟小王~得。⑧形并列;同样。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他们两个~起走。唐枢《蜀籁》卷四:「要得好,大家~起搞。」   品pǐn❶(众多的)东西 △ 物~。 ❷事物的种类;等级 △ ~种。 ❸德行 △ ~德。 ❹辨别好坏;评定 △ ~尝|~头论足。 ❺姓。 品pǐn
品❶物品:~名︱~目︱商~︱货~︱产~︱出~︱制~︱成~︱用~︱正~︱副~丨次~︱样~︱食~︱果~︱蛋~︱药~︱补~︱珍~︱神~︱妙~︱赠~︱礼~︱奖~︱供(gong)~︱祭~︱贡~︱杂~︱残~︱废~︱赝(yan)~︱毒~。 ❷等级;品级:~第︱一~︱上~︱极~︱ 下~︱七~知县。 ❸种类:~种︱~类。 ❹性质:~性︱~质︱~格︱~行(xing)︱~德︱~节︱~貌︱人~。 ❺体察辨别好坏、高下:~尝︱~味︱~茶︱~评︱~题︱~第︱~藻︱~头论足。 ❻吹奏乐器;多指箫:~箫︱~竹弹(tan)丝。 ○~月(浅蓝色)。
品去声pǐn品pǐn❶ 细辨滋味:品评│品尝│品茗。 ❷ 泛指东西:商品│出品│卖品。 ❸ 封建官吏的等级:七品│九品。 ❹ 类别,种类:品种│品类。 ❺ 等级:精品│次品│成品。 ❻ 品格,风格:品德│书品。 ❼ 吹奏乐器:品箫弄笛。 【提示】多指箫。 ❽ 姓。 品pǐn分辨滋味。引申为评论、体会。 【词汇】品尝︱品评︱品味︱品茶 【组词】评头品足︱品头论足 【例句】几位老人在茶馆里品茶。 ❍ 此人性格如何,时间长了你就品出来了。 【近义】尝︱评︱论 品品pin品尝 品德 品第1 品读 品服 品格 品红 品级 品节品蓝 品类 品绿 品貌 品名 品目 品牌 品评 品题 品脱 品位 品味 品系 品行(xing) 品性 品议 品月 品藻 品质 品种品族 备品 补品 残品 产品 成品 出品 次品 蛋品 毒品 废品 副品 供(gong)品 贡品 果品 货品 极品2 祭品 奖品 礼品 奶品 人品 商品 上品 神品 食品 甜品 物品 下品 小品赝品3 样品 药品 音品 用品 杂品 赠品 展品 珍品 正品制品 作品 小品文 半成品 保健品 必需品 舶来品 残次品 处理品 粗制品 代用品 抵押品 豆制品 纺织品 非卖品 副产品工艺品 化妆品 纪念品 禁制品 麻织品 毛织品 棉织品 农产品奢侈品 日用品 乳制品 牺牲品 消费品 小商品 新产品 畜产品宣传品 艺术品 印刷品 再制品 展览品 战利品 针织品 装饰品滋补品 品而第之4 品貌非凡 品目繁多 品牌意识 品牌战略 品头论足 品学兼优 品竹弹丝5 拳头产品 生物制品 品牌代言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品pǐn❶细心分辨优劣高下:岂不闻一杯为~,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四一·946)凸碧堂~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七六·1865回目) ❷官爵级别,从一品到九品高低为序:贾母见他穿着六~服色,便知御医了。(四二·963)贾母等俱按~大妆迎接。(七一·1723) ❸类:老耗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十九·432)
品pǐn物品:我想琴虽是清高之~,却不是好东西,从没有弹琴里弹出富贵寿考来的。(八九·1154)二爷但知柴胡是升提之~,为吐衄所忌,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八三·1076) 品每物皆嘗。《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鄭玄注:“品者,每物皆嘗之。” 品pǐn旧时山东地区市井经纪人谓数目三。参“丁、谭、品、吊、拐、闹、柴、别、弯、卡”条。 品品pǐn〖名词〗 种类,类别(1)。《与陈给事书》: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传说有一种怪物,这种怪物不是一般的鳞甲之类的动物所能相比的。 品pǐn❶ 众多。《周易·乾》:“云行雨施,~物流行。”韩愈《皇帝即位降赦贺观察使状》:“寰字斯泰,~类皆苏。” ❷ 事物的种类。《后汉书·袁京传》:“饭含珠玉二十六~。”司马光《训俭示康》:“食非多~,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 ❸ 等级。《尚书·舜典》:“百姓不亲,五~不逊。”梁启超《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卿衔军机章京。” ❹ 评定,评价。《赤壁之战》:“~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欧阳修《南省试策》:“有立中正以~功伐之高下。” 品 ☚ 词品 三品说 ☛ 品*pinC6B7 ❶物件,东西:物~/礼~/商~。 ❷种类:~种/~类。 ❸级别:~级。 ❹性质,实质:~德/~行/~质。 ❺/鉴别,体味:~评/~茗/~尝/总算~出他的为人了。 ❻姓。 演奏 演奏奏(~曲;重~;齐~;伴~;独~) 作(振奋~声) 翻(~出) 调 发 对他人演奏的敬称:雅奏 演奏音乐:作倡 金戛玉 击石弹丝 演奏乐器:品(调品;品竹弹丝;品竹调丝;品竹调弦;弹丝品竹;调丝品竹;调弦品竹) 调弄 弄竹弹丝吹竹弹丝 吹竹调丝 弹丝吹竹 调丝弄竹 调弦弄管 弄管调弦 弹丝吹竹 调弄和按抚管弦:调抚 几种乐器一同演奏:合奏 洽奏 牵动乐器演奏:拉(~琴;~二胡) 各种演奏和歌唱技艺:吹拉弹唱 演奏细乐:细吹细打 用打击乐器演奏:打(吹~) 正式演奏之前,先试着演奏:试奏 试奏乐器听其音色:试音 歌唱演奏:歌弦 歌管 歌唱、跳舞或独奏时用器乐配合:伴奏 交替演奏:间奏 精彩的演奏:妙弄 和谐地演奏:和奏 谐奏 演奏场面盛大:八音齐奏 八音并奏 乐器齐全,演奏场面盛大:八音迭奏 演奏乐器齐全,规模很大:八音繁会 丝竹繁会 管弦繁会 繁会五音 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急管繁弦危弦促柱 危弦急管
另见:音乐 乐器 艺人 表演 乐曲 乐声 ☚ 演奏 奏乐 ☛
体味 体味品(品味) 咀(咀嚼;咀味;咀嚅) 含味 吟味 辨味 通过回忆来体味:回味 噆味 反复体味:玩意 用心体味:寻味 研习体味:玩味 研究体味:究味 钻研体味:钻味 仔细体味:深味 研味 细玩 仔细体味文章的精华:含英咀华 含英茹华 含咀英芳 咀嚼英华 咀实含英 咀英吸华 啜英咀华 含华咀英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耐人寻味 诗文等平淡而耐人寻味:淡而有味 深切体味:耽味 (仔细体会:体味)
另见:仔细 体会 领会 尝味 ☚ 体味 品味 ☛
物品 物品品(品物) 装 物事 物色 生成 具体的或个别的物品:物 物品名称:品名 资财物品:资物 各种物品:物什 行货 顽意 玩意 东东西西 万物,各类的物:物类 物汇 各种各样精美的物品:琳琅满目 琳琅溢目 琳琅触目 触眼琳琅 触目琳琅 满目琳琅 有生命的物类:性类 一切有生命之物:生类 怪异的物类:怪物 ☚ 物品 物体的各部位 ☛
官阶 官阶班(班爵) 品(品级;品次;品位;流品) 秩 鸿等 官次 官阶和职务:阶职 官阶和封号:阶封 官阶,品位:品命 官位品级:班品 官位或品级:官秩 官吏的品级:阶勋 官吏的职位和品级:阶秩 官员的品级:班秩 官的品位、等级:阶级 官吏的等级品位:阶品 高的官价或品级:高品 高的品位:高体 古代职官中的最高品级:头品 显要的官阶:华序 显赫的官阶:显级 最高的官阶:一品(官居~) 极品 (官员的等级:官阶)
另见:官职 功名 ☚ 官职 职务 ☛
种类 种类种(~别;工~;剧~;军~;特~) 品(品类;品流;品诣;~目;~系;~族;~例;品俦) 科(科品) 类(类别;色~;部~;族~;物~;兽~;禽~) 族(族类) 群 项 色(各~) 流(流品) 般 属(金~) 号(这~人) 路(两~货) 畴 端 名目品类:名品 种类名品:色目 品类相同:类同 事物的种类多而杂:复杂 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形形色色 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各种各样 各色各样 各式各样 七杂八色 千汇万状 灿烂美丽,多种多样:绚丽多姿 种类复杂的:花(~样;五~八门) 多种的:什(~物) 种种 色色 种类很多:万般(~千种) 种类多样,各不相同:吹万不同 (根据事物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种类)
另见:名称 划分 区分 类别 丰富 ☚ 种类 各个种类 ☛
尝味 尝味味(辨味) 染鼎 尝食 尝试 尝试滋味:品(品尝;品味;品辨) 咂(~味) 咀(咀味;含咀) 啐尝领略 吟味 以舌品味:餂弄 微合嘴唇沾尝:抿 亲口尝试:体尝 辨明品尝:辨尝 充分地品尝:饱尝 品尝酒味:品酒 评酒 品尝新酿成的酒:试酒 品尝茶:品茶 品茗 茗战 试茗 试茶试水 品尝春茶:试春 品尝应时的新鲜东西:尝鲜 尝新 赏新试新 古代祭祀后尝食新收的谷物:尝谷 稍微尝一点:浅尝 微尝 普遍尝试:遍尝 将尝到美味:指动 品尝的样子:咀咂 (吃一点试试味道:尝味) ☚ 吃的方式 吃的情况 ☛
品格 品格品(品地;品度;品调) 格调 风格 骨格 骨头 操守品格:节风 风操品格:风流 风度品格:风标 风期 风规 风致 风格 风尚 品格高洁:雪白 雪素 姿容清秀,品格高洁:仙姿玉色 仙姿玉质 品格高洁坚贞:凌霜 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涅而不淄 涅而不缁 涅而不滓 涅而不渝 品格卓异:嵚崎(~磊落) 品格非同凡俗:尘表 品格卓异超群:历落嶔崎 嵚崎磊落 嵚崎历落 嵚欹磊落 磊落不群 品格清正崇高:风尘 品格不高:鄙下 (品性;品行:品格)
另见:品性 品行 操行 高尚 高洁 ☚ 品格 各种品格 ☛
人或物的等级 人或物的等级物的等级:水 货物的等级:档(档次;高~) 各种产品、商品的等级:品级 上等品级:上品 鸿品 清品 佳品 首选 区别尊卑上下的等级:阶级 行政、军事、教学或科研人员的等级或称号:衔 官吏的等级:品(品级;品位;一~;七~) 级(官级;升~) 等级品位:等列 勋官的等级:勋阶 勋品 功勋的等级:勋级 功勋的品级:勋格 围棋手等的等级:段(段位;九~) ☚ 等级 等级类别 ☛ 品pǐn丕饮切,上寝。 ❶众多,繁多。《易·乾》:“~物流形。” ❷事物的种类。《梦溪笔谈》卷一十一:“盐之~至多。” ❸等级,官阶。《后汉书·皇后纪》:“爵列八~。” ❹品质,品格。沈约《奏弹王源》:“源虽人~庸陋,胄实参华。” ❺法式,礼仪。《汉书·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 ❻品评,评价。《宋书·恩倖传》:“以才~人。” 〖品〗 粵 ban2〔本狠切〕普 pǐn ❶ 眾多。許慎《說文解字》:「〜,眾庶也。」左思《吳都賦》:「混〜物而同廛。」(廛【粵 cin4〔前〕普chán】:市集。) ❷ 種類。司馬光《訓儉示康》:「食非多〜,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 ❸ 論定,評定。陳壽《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下曹從事:低級官職。)
品pǐn❶物品。如:商品,战利品。 ❷等级。如:品第,品级,上品,下品。 ❸种类。如:品种。 ❹品质。如:人品,品德,品节。 ❺辨别,品评。如:品尝,品茶,品酒。 ❻吹(管乐器)。如:品箫,品竹弹丝。 ❼姓。 品pǐnⅠ ❶ (物品) article; product: 工业 ~ industrial products; 木制 ~ wood products; 农产 ~ farm [agricultural] produce; 商 ~ commodity; merchandise ❷ (等级; 品级) grade; class; rank: 上 ~ highest [top] grade ❸ (品质) character; quality: ~ 学兼优 (of a student) of good character and scholarship; 人 ~ moral quality; character ❹ (姓氏) a surname: ~ 岩 Pin YanⅡ ❶ (辨别好坏; 品评) taste sth. with discrimination; sample; savour: ~ 茶 sample tea; ~ ~ 味儿 savour the flavour ❷ (吹奏管乐器) blow; paly (wind instruments): ~ 箫 play the flute [xiao] ◆品尝 taste; sample; savour; 品德 moral character; morality; quality; 品第 [书] pass judgment on; evaluate; position; grade; rank; 品端学优 morally upright and highly educated; 品格 character of person; one's character and morals; quality and style (of literary or artic works); 品格高尚 be noble-hearted; 品格端方 be polished in one's manners; 品号 article number; 品红 pinkish red; {化} azaleine; solferino; rosein; fuchsin(e); 品级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times; grade; class; {生物} caste; 品节 conduct and morals; integrity; 品蓝 reddish blue; 品类 category; class; 品绿 light green; malachite green; 品貌 looks; appearance; character and looks; conduct and appearance; 品貌不扬 One's personal appearance is not outstanding.; 品貌端正 well-shaped figure and decorous appearance; 品名 name of part; the name of an article; the name or description of a commodity; 品目 names of things; items; 品评 judge; comment on; 品题 [书] appraise (a person); 品头论足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sb.'s appearance; make critical remarks about sb.'s physical appearance; find fault with; be overcritical; 品脱 {量} pint; 品位 {矿} grade; 品味 taste; savour; 品系 strain; 品行 conduct; behaviour; 品性 moral character; 品学兼优 excellent in character and learning; be a student of good character and fine scholarship; be excellent both in (one's) studies and behaviour (at school); excellent both in conduct and learning; good both in character and scholarship; 品月 pale blue; 品质 character; quality; quality (of commodities, etc.); 品种 {生} breed; cultivated varieties; strain; variety; assortment; 品种齐全 complete range of articles 品pǐngrade; quality 品pǐn❶ 品头论足|品物流形|品学兼优|品竹弹丝
❸ 评头品足|调弦品竹 品品,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从三 “口” 會意,表示品類或品類衆多。文獻用作物品、種類、衆多、等級、品格、標準、法式、品評、品嘗等義。或用作量詞。卜辭用作祭名。銘文或用作表示品類的量詞,或用品定之義。 楚簡帛文作 , 沿襲古體。 品(pǐn)“ ,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丕饮切) 甲骨文或作 、 等,构意不明。甲骨卜辞中,“品”均为祭名。徐中舒认为:“甲骨文所从之口形偏旁表多种意义,品字所从之口,乃表示器皿。从三口者,象以多种祭物实于皿中以献神,故有繁庶众多之义。殷商祭祀,直系先王与旁系先王有别,祭品各有等差,故后世品字引申之遂有等级之义。”[1]张舜徽云:“品字得义于众口,然众口之用,初不止于品评。原夫天地之始,万物无名。进而为每物一名,皆众口所命也。有千万不齐之名,而后有千万不齐之物。故《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物之有名,既出众口;故品物二字,联缀成文,《易》所称‘品物流形’是也。”[2]金文“品”用作量词,指人或事物的类别。如井侯簋:“易(赐)臣三品:州人、 人、 人。”穆公鼎:“易(赐)玉五品。”作册友史鼎:“省北田四品。”人按籍贯不同可分类称品,玉、田也可称品。[3]《尚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孔传:“金银铜也。”《汉书·匈奴传》:“故约,汉常谴翁主,给缯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匈奴亦不复扰边。”颜师古注:“品,谓等差也。” 品部有两个属字,“嵒”和“喿”。“嵒”训“多言”,“喿”训“鸟群鸣”,皆与众口发声有关。 品pǐn(9画)
 *品pǐn9画 口部 (1) 事物的种类: ~种|~类。 (2) 东西;物件: 产~|商~|展~。 (3) 等级: 上~|极~。 (4) 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 (5) 性质;本质: ~性|~格|~德|人~。 (6) 辨别好坏、高下: ~评|~茶|~味。 (7) 吹奏箫管类乐器: ~箫|~竹弹丝。 品 ☚ 品部 喿 ☛ 品pǐn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从三口。口即皿字的简写。甲骨、金文有上面写两口、下面写一口的。器皿表示物品,物件。如:品名。现代例如:商品|非卖品。三数也表示众多。引申指等级,种类。如:上品|下品。现代如:三等品。又引申为性质。如:人品|品质。又指体察出来好坏、优劣等。如:品茶。 品★常◎常
pǐn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三口,口象盛食物的器皿,隶定为“品”。本义表示器皿众多,引申为物品或事物众多、物品或事物的种类、等级、人的德行、物品或物件、辨别优劣、品尝、吹奏箫一类的管乐器等。 【辨析】 以“品”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pǐn:榀。品 (pǐn)衆庶也。 品 ☚ 甚 喦 ☛ 00001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