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咱雅班第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咱雅班第达1593—1662

卫拉特蒙古著名高僧。出身于和硕特部贵族。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被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收为义子,次年赴西藏习经。崇祯十一年(1638)返回卫拉特传教。十三年(1640)参与卫拉特法典的制定。清顺治三至四年(1646—1647)调解巴图尔珲台吉与昆都仑乌巴什之间的冲突。五年(1648)创制托忒蒙文。七至九年(1650—1652)再次赴藏,促进了西藏僧俗上层与卫拉特蒙古之间的联系。康熙元年(1662)在赴藏途中病死。一生著译甚丰。

咱雅班第达1599—1662

一作 “咱雅班智达”。原名“纳姆哈嘉木措”。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著名喇嘛和学者。卫拉特(厄鲁特)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之侄。万历四十三年(1615)被卫拉特(厄鲁特)四部盟主拜巴噶斯认为义子,出家为僧。同年,从满珠习礼呼图克图(察罕诺们汗)受“沙弥戒”。四十五年经青海到达西藏学习佛教经典。很快精通显宗,在大昭寺获得“拉让巴格西”学位。崇祯八年(1635)从达赖五世受“比丘戒”, 成为里塘寺中十格隆之一,并得到“吉本”、“阿巴”两个喇嘛称号,从师达赖五世达二十三年。崇祯十一年奉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之命,返卫拉特(厄鲁特),翌年回到原籍。十三年参加了在塔尔巴哈台 (今新疆塔城)召开的卫拉特(厄鲁特)和喀尔喀各部王公会议, 并使会议制定的《法典》充分肯定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和喇嘛的神圣地位和特权。十四年,先后到喀尔喀蒙古的札萨克图、土谢图和车臣等部传播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顺治元年(1644)着手翻译藏族文献《玛尼全集》(又名《玛尼噶奔》或《十万宝颂》)。二年,经远途跋涉到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传播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五年, 在回鹘式蒙文的基础上,吸收卫拉特(厄鲁特)方言,创制“托忒文”, 此后将一百七十余种藏文著作译成托忒文, 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历史、文学和医学等。还用托忒文记录蒙古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八年,到达拉萨大昭寺, 向达赖五世奉献白银五万两。翌年,又向扎什伦布寺奉献白银二万五千两。还奔走于卫拉特(厄鲁特)各部王公之间, 调解各部间的冲突, 缓和卫拉特(厄鲁特)和喀尔喀间的矛盾。对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作出特殊的贡献。康熙元年(1662),第三次赴藏途中病逝于青海哈其尔图商都,遗体被送到拉萨大昭寺。

咱雅班第达

咱雅班第达1599——1662

卫拉特名僧,本名纳木喀札木措,意为空海。生于土猪年(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死于水虎年(壬寅,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他是和硕特部古鲁格沁鄂托克桑结噶斯家族巴巴汗的第五子。1615年,被当时卫拉特盟主、和硕特的拜巴噶斯认作义子,奉献出当了陀音,从满珠习礼呼图克图受了沙弥戒。1616年,他取道青海赴藏,1617年到西藏。当时五世达赖(1617—1682)刚刚转世,格鲁派正受到压抑,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佛法,经受锻炼与考验。他在西藏学经,跟随达赖喇嘛从事宗教活动达22年,深得格鲁派上层的信任。土虎年(戊寅,1638年)他40岁时,奉五世达赖和扎什伦布寺座主罗桑却吉坚赞之命,赴卫拉特弘扬佛法。从土虎年(1638年)到水虎年(1662年)的24年之中,他东起青海,西达斋河(乌拉尔河),南至裕勒都斯,北达额尔齐斯河,足迹遍及卫拉特地区,而且一度去喀尔喀。他所到之处,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弘扬佛法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积极参与卫拉特各部的政治事务,不止一次地调解各部的纠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准确地拼写卫拉特方言,咱雅班第达于1648年创制了托忒文字,并用托忒文组织翻译了170余种书籍,其中大部分是宗教典籍,也有一部分伦理、历史、文学、历算、医学等方面的著作。如著名藏族医书《成悉》(又称《四部医典》)译成托忒文,对卫拉特地区医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 阿巴赖   和罗哩 ☛

咱雅班第达1599—1662

卫拉特蒙古喇嘛教首领、语言文字学家。博尔济吉特氏。原名乌和特隆归达赖,法名纳木喀嘉木措,别称车臣鄂木布、车臣绰尔济、拉让巴呼图克图等。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控奎扎雅齐之孙,巴巴汗第五子。17世纪初,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帽派喇嘛教)传入卫拉特,卫拉特四部首领议定各献一子出家当喇嘛。“丘尔干”(联盟)首领拜巴噶斯时无子,遂育为己子,献出当喇嘛。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受戒于栋科尔呼图克图嘉木扬却吉。次年赴西藏修习佛法。初在第巴处当随员,后入佛学院学习经教。因资质聪颖,勤奋好学,经10年时间,便成为博通典籍、“出类拔萃”的僧人,被大昭寺授为“格西”,并深得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赏识。崇祯八年(1635),作为“十格隆”之一,陪随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受比丘戒,取得“吉本”和“阿巴”两个法位。清崇德三年(1638),应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邀清,代表五世达赖返卫拉特布教。五年(1640),参加蒙古44部封建主会盟,参与制定著名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会后,应札萨克图汗为首的喀尔喀封建主邀请,前往讲经布教。六年,先后于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讲经,规劝众人敬重宗喀巴教,为札萨克图汗译出《祖师问道语录》。深受封建主们崇敬,被尊称“拉让巴咱雅班第达”。七年,重返卫拉特,继续推广喇嘛教,并在各部封建主中积极斡旋,以消除彼此纷争。足迹遍及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及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等部,号召卫拉特人崇信佛法,同“萨满教”进行斗争。为弘扬法教,亲自为各部封建贵族诵经、授戒和主持殡葬仪式。同时,还从事创制文字和翻译佛教经典。顺治元年(1644),翻译了藏族文献《玛尼全集》(又名《玛尼噶奔》、《十万宝颂》)。五年(1648),在回鹘体蒙文的基础上创制托忒文字,使书面语言和卫拉特方言很好地联结起来,使其较好地表达卫拉特人的方言。自七年(1650)起,又与弟子把藏文佛经《大涅槃经》、《无量寿智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译成托忒文。所译藏文著作,达170余种,多数为宗教典籍,也有不少关于藏族人民的伦理、历史、文学、医学等的记载,如《明鉴》、《贤劫经》、《居悉》(又称《四部医典》)等。尤其是《居悉》,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医学理论,又有生理解剖、诊断、防治疾病的方法,对蒙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致力于调解卫拉特各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出面调停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与和硕特部台吉昆都伦乌巴什之间的战争。顺治十七年(1660),又出面调停和硕特部鄂齐尔图与弟阿巴赖之间的战争,使延续数年的战事得到相对稳定。康熙元年(1662)夏初,前往西藏,中途得病,至青海哈其尔图商地方圆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