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的本质以及他在世界中的地位》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盖伦的主要著作之一。 初版于1940年,后数次再版。全书包括“导论”和三个部分。 “导论”没有标题,第一部分的标题为“人在形态学上的特殊地位”;第二部分的标题为“感觉,驱动力,语言”;第三部分的标题为“驱动力规律,特征,精神问题”。在这部著作中,盖伦试图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与动物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确定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及其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他首先从形态学的角度对人与动物的器官进行研究和区别比较,其次从功能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再次又从行为学和语言的角度进行研究,最后对精神——这一人类特有的现象进行研究。他认为,虽然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与动物确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根本的区别。这些根本的区别源于动物在各方面的“特定化”和人在各方面的“未特定化”。这种未特定化使得人具有在各方面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并在人的行为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产生出“精神”这一人类特有的现象。 精神的外壳即是文化。 虽然盖伦在该著作中未对文化作出具体研究,但已为他日后转向文化哲学人类学埋下了思想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