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呷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呷西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被统治等级之一。彝语“呷西呷洛” 的简称,意“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语俗称“锅庄娃子”,或 “家奴”。约占凉山彝族总户数的10%。属家内奴隶。来源于掳掠为奴的其他民族的成员、抽来的阿加子女、少数破产下降的曲诺和冤家械斗中俘获的对方成员。基本上是单身奴隶,一无所有,为主子从事劳役,毫无人身权利,可以任意买卖、抵押、奴役乃至屠杀。主子对成年呷西给以婚配,然后从主子家中分居分食即成阿加。

呷西

彝语“呷西呷洛”音译的简称,意为“锅庄旁边的手脚”,汉语称为“锅庄娃子”。解放前,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中四个等级中地位最低,最受剥削和压迫的等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没有任何财产、权利和自由。他们住在主子家中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随时供主子役使,成为主子支配的“会说话的工具”。呷西往往是单身奴隶,主要来源是从周围的汉族地区掠买来的汉人或阿加等级的子女中强抽出来的奴隶。生活极端悲惨,被奴隶主随意买卖、杀害等。解放后,经过民族改革,呷西等级被废除。

呷西

彝语“呷西呷洛”的简称, 意为“火塘旁边的手足”。解放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五个等级中居于最底层、最受剥削、压迫的等级。住在主子家中阴暗的角落,供主子随时任意役使。绝大多数是单身奴隶。约占当地彝族总人口10%。人身完全被奴隶主占有。可被主子任意买卖以至虐杀。主要来源是被掳掠来的汉人和*阿加的子女。终日为主子从事无休止的家内劳动和田间生产,而自己却一无所有。生活极端悲惨。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这一等级已被废除。

呷西

呷西

彝语“呷西呷洛”的简称,意为“主子锅庄旁的手足”。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中最低的等级。四川大凉山汉语称“锅庄娃子”,约占总人口的9%。云南小凉山汉语叫“家奴”,约占总人口的19%。主要来源于从周围汉族地区掠买来的汉人,从阿加所生子女中抽来的人,少数是破产下降的曲诺。绝大部分为单身奴隶, 没有任何财产和人身自由, 住在主子家中阴暗潮湿的角落,在主子监督下成年累月从事繁重的田间劳动和家务杂役, 饮食粗劣,衣不蔽体, 主人可以随意驱使、凌辱、打骂、买卖和虐杀, 稍有反抗,便处以各种酷刑, 是彝族社会中的纯粹奴隶。

☚ 阿加   底页 ☛
呷西

呷西

彝语“呷西呷洛”的简称,意为锅庄旁边的娃子或火塘旁边的手脚,汉语称锅庄娃子或家奴。四川、云南两省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5个等级中的最低者。约占当地彝族人口的10%左右。其来源主要是掠买来的汉人和主子抽来的阿加后代,少数是破产下降的曲诺。以不同的人数比例被其他各个等级及个别阿加所占有,且存在重叠占有关系。毫无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主子可对其任意役使、买卖、转计,陪嫁以至屠杀。无婚权、亲权、所生子女归主子所有。一般无个人经济,有的即使有少量私房,亦为主子直接控制,故对主子亦无送礼、摊派等隶属性负担。在主子的驱使、监督下,终年为其做家内杂役劳动和各种生产劳动。绝大多数是单身奴隶,食住在主子家。身份地位世袭。个别呷西可进入阿加等级。解放后,经过社会民主改革、这个等级已被废除。参见“诺伙”、“曲诺”、“阿加”。

☚ 阿加   人租地 ☛

呷西ga xi

bottom-most slave in the Liangshan region,Sichuan Province,in the old days

呷西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最底层的等级和奴隶。彝语“呷西呷洛”的简译,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称“锅庄娃子”、“家内奴”。约占总户数的10%。来源为因穷困欠债、犯罪等下降的曲诺;抽取的阿加子女;从凉山四周抢掳、购买而来的其他民族劳动者;冤家械斗中的俘虏。基本都是单身奴隶,一无所有,吃住在主子家中,长期在监督下从事家内杂役和田地耕作。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毫无人身自由,可被任何别的等级占有。主子可任意买卖、抵押、驱使,甚至残害杀死,如同牲畜。成年后,在主子的暴力下配婚,分居分食,即成为阿加,肩负起既生产财富,又生产奴隶的双重任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