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樊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樊姬fán jī

称后妃、女子贤德;或谏止君王逸游。汉·刘向《列女传》卷二:“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白居易《杂兴三首》之一: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元稹《楚歌十首》之四: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

樊姬

春秋楚莊王夫人。樊姬諫止莊王狩獵,并激楚相虞丘子使進孫叔敖。莊王以敖爲令尹,三年而霸。蔡邕《青衣賦》:“代無樊姬,楚莊晉妃。”

樊姬

樊姬

古代后妃传说。见《韩诗外传》卷二。相传楚庄王的妃子樊氏,非常聪明。一天庄王在朝廷办理国事回来迟了,樊姬走下厅堂去迎接,问他为什么迟回。庄王说:“今天听到忠贤的话,不觉得饥饿和疲倦。”樊姬问他谁是忠贤的人。庄王说就是沈令尹。樊姬用手掩口而笑,庄王问她笑什么?樊姬说:“我扶侍庄王已经十一年,但我常常派人到梁国和郑国之间去物色美女,进献大王,到现在所有的妃子中,地位和我相等的有十人,地位超过我的有二人,我不是不希望一人得宠,但我不敢专宠,只希望君王感到快活。沈令尹在楚国执政已好几年了,没有看到他推荐贤能的人,罢黜不好的人,这算什么忠贤的人呢?”第二天早上庄王上朝时,把樊姬的话告诉了沈令尹,沈令尹让出位置推荐孙叔敖作令尹。叔敖治楚三年,楚国就称霸于诸侯。楚国的史官在竹简上写道:“楚之霸,樊姬之功也。”

☚ 勇士菑丘訢   楚狂接舆妻 ☛
樊姬

樊姬

亦题《楚庄樊姬》。西汉轶事小说。韩婴撰。原载《韩诗外传》卷二第四章。《列女传·贤明》、《新序·杂事》一、《群书治要》等皆引载(文字有异)。今李格非、吴志达主编 《文言小说》录入。樊姬,楚庄王夫人。楚庄王,姓芈 (Mǐ),名旅,春秋时楚国国君,前613—前591年在位。作品描写: 楚庄王听朝议,散朝时间很晚才回到寝宫,樊姬下堂阶迎庄王,问道:“为何散朝这么晚,难道不疲倦吗?”庄王说:“今日听忠贤者之言,所以不知疲倦。”樊姬问他忠贤者是谁,庄王说是沈令尹。樊姬不禁掩口而笑,庄王莫明其妙。于是樊姬说:“贱妾能侍候于王,掌管汤沐,执拿巾栉,铺动衽席,已经十一年了。但是贱妾曾常派人到梁、郑诸国,选求美人而进献于王,与贱妾同等的有十人,比贱妾贤明的有二人。难道贱妾不想独占王的宠爱吗? 主要是不敢拿个人私欲堵塞众美女被进献之路,想让王多闻多见,能知道美女之中谁是贤能者。今沈令尹做楚相数年,未曾见他进荐贤能或者是辞退不肖,怎么能算得上忠贤呢?”庄王次日上朝,以樊姬之谏告于沈令尹。沈氏遂退职而进荐孙叔敖。叔敖治理楚国,三年后,楚王便称霸于诸侯。小说通过樊姬向庄王劝谏“进贤而退不肖”之事的描写,说明了荐贤授能的重要性,赞扬了樊姬的明识大体、不以私蔽公的精神。作品短小精警,只摄取一件事,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樊姬向庄王进谏,设身处地,以自己常向王进献美女,“欲王之多见,则知人能也”之事作类比,一举说服了庄王,终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使“庄王以霸”(《列女传》文)。樊姬识大体,明公利,贤惠善谏,在短短的三百多字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语言的简洁而性格化是可以想见的。刘向曾赞颂说:“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 非刺虞丘 (沈令尹之号),蔽贤之路; 楚庄用焉,功业遂伯。”刘向就曾用此篇材料,重编了 《樊姬传》,入《列女传·贤明传》 中。

☚ 原宪居鲁   楚庄樊姬 ☛

樊姬

楚庄王宠妃。樊国之女。据《古列女传·贤明传》载,庄王好狩猎,樊姬屡谏,庄王狩猎如故,樊姬因此不食猎获之兽肉。庄王乃改而勤于政事。一日,樊姬与庄王说及“贤者”,认为虞丘子虽贤不忠,未曾向王进贤而退不肖之人。后虞丘子向庄王推荐孙叔敖为令尹,楚国大治,庄王称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