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良1917—安徽东至人 曾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绍良丛稿》、《近代文论选》、《敦煌文学作品选》、《清代名墨丛谈》、《红楼梦研究论文集》等。 别名:一粟 周绍良周绍良先生的生平和著作(附:主要著作目录) 白化文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十一)第176页 周绍良1917年生,安徽至德县(今为东至县)人。1936年进入北京大学史学系。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研究员。辑有《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论文集》。所撰论文收入《绍良丛稿》中。 周绍良研究的重点是唐史,尤侧重于敦煌学,他对唐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也在敦煌文学上,对唐代的民间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谈唐代民间文学》一文,针对《中国文学史》中“变文”一节的不足,对敦煌的俗文学的文体进行了分类研究。他认为唐代民间文学可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变文。“变文”之得名,是由于它是从某一种体裁的东西改变成另外一种体裁的原故,如依佛经改变成说唱文,或依史籍记载改变成说唱文,都称为变文。变文的体裁依韵文和散文的成份又可分为三种,第二类是俗讲文。它是以说唱体裁作为表现方法的,是两个说唱,并且由僧人担任,主要内容是演绎佛经。第三类是词文。它是用歌词写出的纪事诗。第四类是诗话。第五类是话本,第六类是赋。所以,周绍良概括说:“如果把唐代民间文学都视之为变文,认为只有变文一种,那就贬抑了唐代民间文学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