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后武则天
武则天 (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人, 父武士彟。 14岁时奉诏入宫为才人。母杨氏痛哭,她却劝道: 焉知见天子不是福份? 太宗赐名武媚。太子治入宫侍奉太宗时见到她很喜欢。太宗死后,武媚为尼,李治为高宗。高宗宠淑妃,王皇后妒忌。高宗到寺院见武媚,皇后遂知二人私情,为压制淑妃,故于645年请高宗迎回武媚。武则天精于权计,知自己初入宫,无势,遂尽心服侍皇后,使皇后在高宗前多次夸她,并得以升为升昭仪。当其受宠超过淑妃时,遂开始与皇后抗争。她笼络后宫人心,从而得知皇后与淑妃一切言行。后来,她生了一女,皇后来探望,待皇后一走,她就捂死女儿,等高宗来时故意带其看女儿,一见死婴,又故作吃惊地问左右是怎么回事,左右说皇后来过,高宗大怒,对皇后日渐冷淡。武媚又诬皇后与母柳氏用厌胜法诅咒自己,高宗遂欲废皇后。长孙无忌、褚遂良、侍中韩瑷、中书令来济苦劝,但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为讨好而奏请立武昭仪为后。于是655年,高宗废王皇后,以李勣、于志宁捧印玺进封武媚为后,并令百官和少数民族首领到肃义门朝贺,宫内外凡有封号妇女皆进宫谒见,从而形成朝见皇后的制度。
武后上台后加紧巩固自己的势力以夺权。615年,黜褚遂良; 659年,迫长孙无忌自杀。她又写 《外戚戒》 以消除群臣非议。660年,受高宗委托处理朝政。后,高宗感到无权而不满。664年,武后召方士郭行真入宫施诅咒害人之术,宦官王伏胜向高宗告发。高宗大怒,召西台侍郎上官仪,上官仪说武后独断专行,不应让其奉祀皇家宗庙。高宗正有此意,遂令其拟诏废后。高宗侍者将此事报告武后,武后找高宗辩解,高宗遂打消废后之念,并将责任推给上官仪,武后遂令许敬宗诬陷上官仪而杀之。自此,武后掌握朝中大权。临朝时,金殿垂帘,高宗、武后并坐,事务由武后决定,只要违背其意,哪怕亲人、亲信也不能幸免。其姐姐韩国夫人有女貌美,母女均受高宗宠幸。韩国夫人死后,其女被封魏国夫人。武后嫉妒,趁高宗去泰山祭天之机毒死魏国夫人,反诬原先待自己和母亲不好的堂兄惟良、怀运所为,并将二人杀死。魏国夫人的兄弟贺兰敏之进宫为其吊唁,只哭不说话,武后遂认定其对己有疑,将其贬逐而死。670年,武后母亡,追封鲁国夫人,谥号忠烈,命官九品以上、杨氏宗服五服以内、宫内外有封号的妇女都去吊唁,以亲王礼将其葬于咸阳。时值全国大旱,武后假意请求避开皇后位,高宗不允。647年,武后进尊号为天后,提12条建议:
❶劝农桑,轻赋税、徭役;
❷免三辅地区徭役;
❸停止用兵,以道德化天下;
❹南北中尚里禁止浮巧之物;
❺减少工程费和劳役;
❻广开言路;
❼杜绝谗言;
❽王公以下者学习 《老子》;
❾父亲在世,母丧后仍要守孝服哀3年;
❿上元以前勋官已给凭证者,不复查;(11)京官八品以上增官俸;(12)、长年做官而才高官低者,可进阶升级。高宗下诏施行。后来高宗想让位武后,因宰相郝处俊坚持谏阻而作罢。武后为笼络人心,劝告高宗废每年由百官交一半薪俸、百姓交人口税养军之制,高宗允。高宗晚年风寒病重,国事全由武后处理。武后遂用以文治国之法,召儒士入宫,写 《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 等,共约1000多篇,又令学士密决群臣奏折和言论,以削弱宰相权力。678年,群臣和少数民族首领在光顺门拜武后。高宗头昏视物不明,医官张文仲、秦鸣鹤认为是风寒上升,用针刺破头,流血可治。武后想高宗病危而独揽朝政,听罢怒道: “龙体是随便割刺放血的吗? 当斩!” 高宗不允,让二人治,病果有好转,武后在帘后拜道: “真是天赐之医!” 并亲备珍贵丝织品赏赐二人。
高宗崩,中宗即位,武后改称皇太后。648年,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亲政,立睿宗。她大肆追赠亲人,上到五代先祖。柳州司马李敬业、括苍县令唐之奇、临海县丞骆宾王不满,聚众十万于扬州以迎庐陵王,太后派兵镇压。同时将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和先前力阻设七庙奉武氏七代先祖的中书裴炎入狱杀害。并怒责群臣: “朕未对不起天下,辅先帝30余年,为民操劳,你们的官爵、天下的安闲都出自朕! 现在叛乱的都是将相! 朝廷重臣,骄横跋扈者谁比得上裴炎? 将门之后能聚众者有像徐敬业的吗? 善战老将有像程务挺的吗? 他们我都想杀就杀,你们谁能耐更大就早点反,否则,老实伺候着,免得天下笑话!” 不久,她假意还政睿宗,睿宗知这并非其本意,遂力请其临朝听政。为收人心,太后令制铜匣,分为四室,东称延恩,上赋称颂、求官者投书此中; 南称招谏,言时政得失、直谏者在此投书; 西为申冤,有冤者投书于此; 北称道玄,专收关于天象灾变、军事密策之书。此匣每天放在朝堂以收疏奏。太后还大举用人,自举、试官、员外官、武举是选才的方法,她还首创了贡士殿试。当然,此举必然导致官员泛滥,故她又用严刑。凡不合格者,轻者罢黜,重者诛杀甚至灭族。太后知忠于李唐王朝者必不满其专权,为防谋反,遂大开告密之门,下诏令凡告密者,臣下不得追问,给驿车和五品官饮食,护送到京。即便农夫樵子,她也立即接见,如所言属实,则不按等次拜官。她还在西京长安修崇先庙供其先祖。其侄武承嗣在洛水河石上伪造古刻辞,令雍州人唐同秦献入朝,想诱太后称帝。汜水人又献象征吉祥之石,太后遂到京城南郊祭天,自称圣母神皇,铸神皇御玺。690年,僧法明等十人献 《大云经》 四卷,说她是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帝。武曌颁布 《大云经》 令各州建大云寺。御史傅游艺率关内一些老人上书请改朝,赐帝为武姓,睿宗不安,遂领6万余人上表请改国号,还请赐姓武,以示天下仅武姓为尊。
同年,武曌称帝,改国号为周,在神都洛阳建武氏七庙; 将周文王、周武王分尊为文、康皇帝,分号始祖、睿祖; 将唐太庙改为享德庙,只祭高祖以上三庙,其余唐皇室祖先均不再祭。
695年,武三思率少数民族首领和一些老人请求建一尊名为 “天枢” 的大柱,记武则天功德以歌颂武周而贬黜唐,武曌准奏。698年,她立中宗为太子,取消睿宗皇嗣名号,改封相王。705年,武曌病重, 住于迎仙院, 宰相张柬之和崔玄等人暗令羽林将军李多祚等人率兵入宫,杀武则天内宠张易之、张昌宗,迎立中宗继位,武曌听说有变,忙从床上起身,桓彦范请其传位给太子,她遂躺下不再言语。
中宗继位后,恢复唐朝国号和制度,迁武后于上阳宫,每日与百官到上阳宫向其请安,后来变为约10日左右去一次,最后改为每月初一、十五去拜见。705年,武曌病死,遗诏令去其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太后。
武则天为人阴险狠毒,为了最终夺权,她能忍辱负重,并不惜杀死自己的骨肉。656年,她请高宗废太子李忠为梁王,改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代王李弘为太子,5年后又将李忠废为庶人,并于664年杀害。后因高宗想禅位给太子,又因淑妃之女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被幽禁于宫,年近四十未嫁,太子将此事告于高宗,武后遂毒死太子,立次子雍王李贤为太子。李贤非常能干,但知道武后必不会放过自己,曾作 《黄台瓜辞》 暗喻此事。680年,李贤果被废为庶人,684年被杀于巴州。此外,她还对唐皇族大加杀戮。韩王李元嘉等密谋起兵,召天下迎立中宗登基。但因琅玡王李中、越王李贞首先行动,其余诸王仓促间无法响应而失败。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全自杀,其他诸王也牵连被害,宗室亲王几乎被杀光,其子孙即使是婴儿也被流放到岭南。王室成员数百人被杀,而被杀的诸王、王妃、公主、驸马等皆无人埋葬,其后人则有的四处逃命,有的长年被关押,有的隐匿民间。武后还任用酷吏来俊臣、周兴等,凡有谋反嫌疑者皆不能自保。但另一方面,她对酷吏、亲信又不一味袒护,并且牢牢掌权,不让其染指。酷吏滥杀无辜,民愤极大,于是她在691年杀酷吏索元礼,将周兴流放到岭南。697年,又杀掉来俊臣。高宗死后,武则天宠幸薛怀义。怀义原名冯小宝,被千金公主介绍入宫为武后内宠,为掩人耳目,遂削发为僧。一次,宰相苏良嗣在朝堂见到他,苏大怒,令人对其掌嘴数十。他向武后诉苦,武后说,你应走北门,南门是宰相往来之所,别惹他们。后怀义失宠,冒犯武后被杀,武后又宠张易之、张昌宗,朝臣攻击二张,武后被迫令二人赴肃政台受审,张昌宗还被罚铜20斤; 武后爱女太平公主颇善权谋,但武后对其很严厉,因此,在武后时,她不敢犯法; 承嗣是武后异母兄之子,被任为宰相,权力极大。692年,同平章事之一的李昭德密言武后,恐其篡位,武后遂免了承嗣相职。而对大臣,武后尽管以酷刑峻法威慑,但只要认定其不会反叛,她也不会听从酷吏、亲信的谗言,而是对其尽力保全、任用。如李昭德劝其免了承嗣的相职,承嗣也诬陷李昭德,武后说: “我用他才觉安心,他为我分劳,你怎能和他比?” 御史中丞宋璟,力争杀张昌宗,武后被迫让张去肃政台受审,但又马上从宫中发出特敕赦免其罪。宋璟气道: “恨不能一来就打碎他的头!” 武后听说,遂让张到宋府谢罪,但宋璟不见。她知其刚直,故不听二张对其的谗言。此外,武则天也能虚心纳谏。作为一个皇帝,立太子自然是一件大事,而以她的本意,自然是想立武氏之后,以便继承其武氏的天下,但大臣们都反对,认为天下应是李氏的天下,狄仁杰又进谏,说她乃武承嗣的姑母,却是庐陵王的生母,试想,到底是姑母亲还是亲生母亲更亲? 两相比较,终于使武则天决定了立庐陵王为太子。
因此,尽管武氏用尽了阴毒的手段骗夺了天下,又实行了唐朝以来前所未有的专制,但是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以她夺得皇位的方法和事后的处境来看,也只有实行高度的专制才能强有力地维护、巩固其地位和既得利益。而且,她能够牢牢把权,任用贤臣,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一些休养生息的办法,终未导致天下大乱。她是我国历史上 “贞观之治” 与“开元盛世” 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位重要皇帝。正是因为她继承了 “贞观之治” 中利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才使得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也为我国封建史上繁荣昌盛的顶峰时期—— “开元盛世”的到来做了进一步的铺垫。她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后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