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色幽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色幽默hēisèyōumò〈名〉一种文学流派,惯于用悲与喜、滑稽与庄重的强烈对比表现矛盾,也指这样的说话方式。 黑色幽默hēisè yōumò苦涩而意味深长的逗乐。 黑色幽默hēisèyōumò苦涩而意味深长的逗乐。原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黑色”是指可怕而矛盾的社会现实,幽默则是对这种现实的冷嘲热讽。系英文“black humor”的意译。这派作家突出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笔法来表现环境与自我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并加以夸张、扭曲,使其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黑色幽默hēisè yōumò指苦涩的幽默。原为美国小说创作中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以弗里德曼《黑色幽默》为代表,故称。例如:“每次回家,左邻右舍就会找上门来,请他去看看电视机、录像机哪儿又出了毛病。他呢,实在不会修——因为学校压根儿没教过这些。这则‘黑色幽默’震惊了校领导,他们马上搞了个‘历届毕业生工作后的社会调查’……”(《四川日报》1991.8.15)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美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其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讽刺作品、文艺复兴时代的流浪小说以及理性时代的讽刺寓言,本世纪20年代法国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中首次出现“黑色幽默”一词,流派得名于美国评论家弗里德曼1965年选编的小说集《黑色幽默》。 ☚ 南方文学 迷惘的一代 ☛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hēisè yōumò本指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黑色”指可怕而矛盾的社会现实,“幽默”指对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作家把滑稽与严肃、喜剧与悲剧糅合起来,表现出无奈与苦涩。后泛指这种表现风格。 ☚ 黑色收入 黑哨 ☛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源于1965年弗里德曼所编小说集名《黑色幽默》。意为苦闷、绝望中的幽默。着重描写社会对个人的压迫,环境和人之间的不协调。把社会的不合理放大、变形、揭露其荒谬可笑。这类作品对人物和环境进行极度的夸张,结构松散,情节怪诞,随意颠倒时空顺序,常常在喜剧式的艺术处理中,流露出对人类社会不合理的愤懑和无可奈何。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等。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曾编辑小说选集《黑色幽默》,故名。即采用玩世不恭、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荒谬、恐怖的现实,是病态社会中民族精神变态的反映。产生原因与战后美国人民中传统价值观念动摇、幻灭感的普遍滋长及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有关。力图在作品中揭露世界的荒谬与社会的疯狂,将丑恶畸形的事物加以漫画式的夸张,并予以批判。但又认为世界的荒谬与丑恶永恒不变,前景令人悲观失望。其作品往往采用喜剧形式描写悲剧内容,笑声中渗透着寒冷到冰点的绝望情绪,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情节离奇,时序颠倒,一反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在刷新艺术形式、深化思想内容上可资借鉴。但常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主要作家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冯尼格(1922~ ) 的《第五号屠场》等。 ☚ 垮掉的一代 黑山派诗歌 ☛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Black Humor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得名于当代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的一本作品选《黑色幽默》。其中汇集了当代12个美国作家撰写的作品片断,被称之为“黑色幽默”文学。但最早提出这一名称的是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思想情绪里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幽默中蕴含着阴沉的东西;在绝望中对着丑恶的事物发出大笑。这派作家对现实和未来世界感到绝望、幻灭、怀疑、恐怖,认为世界是荒谬的,社会是疯狂的,人的意志、尊严、价值等已经消逝。因此,他们以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把丑恶畸形生活现象加以渲染、夸张、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格外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悲剧的内容和喜剧的形式交织混杂,摒弃了“讲故事”的老套子,常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采用对比、烘托、暗示、象征等形式表现离奇的情节,令读者眼花眼缭乱。“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伏尼格的《猫的摇蓝》;巴思的《烟草经纪人》和弗里德曼的《船尾》等。 ☚ 结构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 黑色幽默Black Humor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要的文学及文学流派。因1965年弗里德曼(Bruce J.Friedman)的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代表作家有约瑟夫·赫勒、珀迪(James Purdy)、萨瑟恩(Terry Southern)等。作品多描写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人的压迫,表现人与世界的不协调,并加以夸大,令人发笑又感到压抑。作家笔下乖僻的人物,反映了人类的精神危机,并向所有现存价值观念提出质疑。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在美学上,“黑色幽默”属于喜剧范畴,但带有悲剧色彩,与六十年代的社会动荡密切相关。在电影、戏剧中也有所反映。进入七十年代逐渐衰退,但其影响至今犹存。 黑色幽默hēi sè yōu mò【释义】 指一种苦涩的却又蕴含深长意味的嘲讽。多用于形容对病态社会现实的讽刺与嘲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