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振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振甫

周振甫小传
周振甫
耕耘在古籍园地里的周振甫
尚 巾
张忱石等
王知伊等
许昌师专学报1985年4期
学林漫录第4集第229页
编辑记者一百人第450页

周振甫

从《诗词例话》谈到我的学习 周振甫 文史知识1989年2期

周振甫

周振甫1911—2000

古典文艺理论家。浙江平湖人。1932年起在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工作。1971年调中华书局,参加校点《明史》,四年后到该书局二编室工作。“文革”结束后调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他主要从事古典文艺理论著作和诗词的注释和研究。1961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浅释》,浅近可读,颇受社会欢迎。著有《〈文心雕龙〉新注》、《〈文心雕龙〉选译》、《诗文浅释》、《古代作家写作技巧漫谈》(与人合著)、《鲁迅诗歌注》、《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学风格例话》等。

☚ 张庚   季羡林 ☛
周振甫

周振甫1911——

名麟瑞,以字行。浙江平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先后任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华书局编辑,曾任许多重点学术专著的责任编辑。现为中华书局编审。周振甫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其《诗词例话》一书,乃其几十年研究诗话、词评的心得与经验之作,成为诗词创作的入门书。并为《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写过多篇鉴赏文章和大量论文。其他著作有《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选译》、《李商隐选集》、《文章例话》等10多部,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宋代文学分卷主编。

☚ 万云骏   张志岳 ☛

周振甫

1911年生,浙江平湖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肄业。现为中华书局编审。有关唐诗论著有《诗词例话》、《李商隐诗选》等。
周振甫以阐释诗话和词话的方式,选取历来的诗词评论加以总结和发挥,探寻诗歌的创作规律和艺术技巧。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到对唐代著名诗人和著名作品的品析,对唐诗研究有一定发微之功。在《唐代乐府的健康与发展》中,对唐代乐府,周振甫有着较深的研究。他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了唐代乐府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初唐乐府,针对齐梁乐府的浮靡,开始注意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纠正齐梁乐府的浮靡,吸取它们的辞采;二是用清润的风格一扫齐梁绮丽。盛唐乐府超过初唐的,主要是反映的生活更为广阔,用思更为深沉。中唐乐府,以元稹白居易为两大家。元白乐府的成功,就在于违反白居易的论点,系于事而结尾写得含蓄,至于那些系于意之作则是其败笔。李贺乐府突破汉魏而上承《离骚》,是骚之苗裔。晚唐乐府,可举李商隐的作品为例,他的作品吸取梁朝宫体诗的细致绮丽,但排除它的浮靡,写得毕巧精能,别具风格。对杜甫的诗论,周振甫指出,杜甫极推崇陈子昂的诗论,杜甫与陈子昂的诗论好象一致,实际上还是不一致。陈子昂只称汉魏风骨,杜甫则认为庾信也有风骨,初唐四杰龙文虎脊也有风骨,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重在兴寄。杜甫提出亲风雅,不提兴寄。对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周振甫也有所研究。他认为李商隐的律诗,有些受杜甫影响的,自有他的特色,就是顿挫曲折,有声色,有情味,有高情远意。他的无题诗情致缠绵,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使读者回肠荡气,不能自已。

周振甫

中国出版家。1911年生,2000年去世。浙江省平湖(今平湖市)人。1932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肄业。同年10月进上海开明书店,初任校对,后任编辑。1949年后,先后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任编辑、编审。曾参加《明史》的点校工作和新版《鲁迅全集》部分注释定稿工作。著有《毛主席诗词浅释》、《诗词例话》、《文章例话》等,并长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编写了《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今译》,主编《文心雕龙辞典》等。其著述收入《周振甫文集》(10卷)。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1届理事,中国文论学会理事。1983年2月4日,中国版协和中华书局在京联合举办“周振甫从事编辑工作50年”纪念活动,表彰他为编辑工作所做的贡献。1987年获首届“韬奋出版奖”。

周振甫

周振甫1911—

浙江平湖人。1932年进入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工作。1953年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辑。1971年调至中华书局,参加点校《明史》。1975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现为中华书局编审。主要著作有《文章例话》、《文学风格例话》、《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新注》、《鲁迅诗歌注》等。
周振甫的论文主张,主要见于《文章例话》、《文学风格例话》以及他在1986、1987年《文史知识》杂志上“怎样学习古文”栏目连载的文章。《文章例话》着重从古代文话以及文论所涉及的名篇佳作谈论文章的阅读、修辞、写作、风格,深入分析了阅读古文的要领与方法,在“阅读”部分的“去成见”中,他认为“读书时不要先有一个成见。有了成见去读古人的书,用自己的成见来解释,就看不见或者会曲解古人的原意,这就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违反了读书的要求。”他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实例出发,说:“对句子不能作孤立的解释,对于有疑问的话,要取得旁证或其他证明。总之,要了解原文的意义,不要歪曲原文,要实事求是,不要自以为是,才能真正了解原文的意思。”《文学风格例话》则分别从文体、文学作品、作家、流派、时代、地域、民族等不同侧面分析风格的差异。在《地域的风格》一节中,认为不同地域的散文由于各地风俗的不同,学风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先秦散文中,南北不同文风突出地表现在《论语》和《庄子》上,《论语》的特点“是反映现实的,思想深刻,影响很远”,“自然生动精炼而富有含意”。而《庄子》散文“是善于用比喻,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情思”,“故事是想象虚构而风格奇诡的。”在《文史知识》的一系列文章中,他对学习古文提出了六条主张:一、主体的懂;二、因声求气;三、六观;四、比较;五、一家风貌;六、融汇贯通。所谓“主体的懂”指经过长期熟读、背诵,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也就全懂了。“因声求气”指通过熟读、背书,体会文辞的音节美,感受到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气势。“六观”指一观词句,二观宫商,三观辞格,四观篇章,五观体性,六观通变,也就是由词句到章节,到命意谋篇,到风格,最后到观察历代文章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地学习古文。“比较”是从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比较中辨别作品的高下得失,作出评价。“一家风貌”指一家的文章,有一家的不同题材、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加上作家在文辞上的特点,综合成作家的独特风貌。“融汇贯通”则指贯通各家古文的写法。

☚ 李长之   王利器 ☛
000024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