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人 周人宋范仲淹的七言绝句:“斧钺为藩忍内侵,商人涂炭奈何深。不烦鱼火明天意,自有诸侯八百心。”周武王伐纣,渡黄河时,“白鱼跃入王舟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人们以鱼火附会为灭纣之端象。“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 (《史记·周本纪》)。诗人认为,在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根本无须什么白鱼跃舟,火复王屋之类的征兆显示天意,决定腐朽王朝命运的是天下的民心。 ☚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河朔吟 ☛ 周人 周人宋范仲淹的七言绝句:“斧钺为藩忍内侵,商人涂炭奈何深。不烦鱼火明天意,自有诸侯八百心。”周武王伐纣,渡黄河时,“白鱼跃入王舟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人们以鱼火附会为灭纣之端象。“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 (《史记·周本纪》)。诗人认为,在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根本无须什么白鱼跃舟,火复王屋之类的征兆显示天意,决定腐朽王朝命运的是天下的民心。 ☚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河朔吟 ☛ 周人 周人zhouren古代部族。周人始祖有邰氏居住在今武功县境内,在首领弃的率领下,“树艺五谷”,建造“有邰家室”,成为境内最早定居的农业氏族。弃以其“教民稼穑”之功,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为全国主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史记·周本纪》)。后稷的后代不窋,因夏太康废弃农官而奔于甘肃庆阳一带的戎族之间。不窋之孙公刘,在豳地(今彬县、旬邑一带)“务耕种、行地宜”。周围各部族成员纷纷迁往豳地,归附公刘。公刘十代孙古公亶父,因避北部游牧部族薰育的侵扰,于商武乙元年(前1148)率豳人南下,经今永寿、乾县到岐山境内的周原,正式建国,定国号为周。古公发展农业,并营筑城郭室屋,使居民分邑落定居,改变了部分居民的戎族习俗。古公死后,其子季历积极引进殷商的先进文化技术,使周人进一步强大。武乙二十四年(前1125),季历率师东伐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内的程国,与程人战于毕(在今咸阳市区西部),取得胜利。文丁五年(前1108)营造程邑,季历由周原迁居于程。期间,季历连年出征,取得攻伐周边的义渠、西落、燕京、余无、始呼、翳徒等非华夏部落的胜利,被商王朝封为西部诸侯之长——牧师。季历子昌(周文王)先后攻陷了翟、密、邗、耆、崇、犬戎、黎等部落。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周师攻商,庸、蜀、羌、麹、微、卢、彭、濮等部族都派兵从征,一举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周王朝。西周时期,咸阳为京畿之地,境内各部族大多已成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 ☚ 金池沟 周至至礼泉控震断裂 ☛ 周人 周人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左传·哀公三年》:“南宫敬叔至,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杜预注:“周人,司周书典籍之官。御书,进于君者也。使待命于宫。” ☚ 肥城教案 周起 ☛ 周人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专司周书典籍。《左传·哀公三年》记鲁国发生火灾,桓庙、僖庙均被烧毁,南宫敬叔到来,“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杜注:“周人,司周书典籍官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