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宁 告宁古代丧葬仪礼,指官吏告假奔丧。官吏遇有期功以上丧,必须归家服丧,这就叫做“宁”。如有隐匿亲丧,不主动告假者,即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闰八月,渭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参见“予宁”、“丁忧”条。 ☚ 纸钱 葬术 ☛ 告宁gào níng官吏请假奔丧。《后汉书·陈忠传》:"光武皇帝纪告宁之典。"参看"告"条。 告宁官员因事告假,告,指吉事;宁,指丧事。 告宁秦汉时官吏休谒之名。《汉书·高帝纪》“高祖尝告归之田”注:“李斐曰:‘休谒之名, 吉曰告, 凶曰宁。’孟康曰:‘古者名吏休假曰告。《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其告,赐得带印绶,将官属归家治病。至成帝时,郡国二千石赐告不得归家。至和帝时, 予赐皆绝。’师古曰:‘告者,请谒之言,谓请休耳,或谓之谢,谢亦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