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三国志》残卷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国志》残卷 【作品赏析】: 我国新疆地区凭著长年干旱的自然条件,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书法墨迹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仅《三国志》残卷就出土过几次。先是1942年在鄯善县出土过《吴志·虞翻传》和《吴志·张温传》共八十行,一〇九〇余字;后又在吐鲁番英沙古城发现了《魏书·臧洪传》和《吴书·吴主权传》。这些抄本距陈寿撰写此书年代不远。 “三国”尚未合为一书,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该书的最早式样。 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此残卷“孙权传”于1965年1月出土于吐鲁番英沙古城佛塔遗址。 隶书,接近于写经体。应是当时的抄书人所写。 笔法熟练,一笔不苟。字形或长或扁,皆随原字笔画多少而定。横画入笔一般不藏锋,入纸后即重按收笔。有些“捺”笔按笔特别重,如“本”“公”“不”的一捺,粗重超出其他笔画许多倍。 这是此卷的特点,但也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如现在出土的许多汉简、写经中也经常能看到这样写的。 由于书写随便,规整之中也不乏活泼的气氛,但和后世出现的馆阁体是不同的。 。
晋 隶书 40行 570余字 藏新疆博物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