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吸入麻醉方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吸入麻醉方法

吸入麻醉方法

气体麻醉药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的蒸气通过呼吸道输入体内,从而发挥全身麻醉作用称吸入麻醉。其方法较多,麻醉者可根据临床具体条件选择,必要时可自行设计。对吸入麻醉方法的衡量或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基本要求:为保证麻醉作用的可靠,吸入气体中必须有一定的麻醉气体分压; 吸入气中必须保持有足够的氧分压以避免缺氧;为保持通气功能的正常和机体内环境稳定,必须保持二氧化碳能充分排出,保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超出正常范围;为减少呼吸道和肺泡所受的刺激,吸入气体必须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上各项基本要求中,前两项必须保证,其余两项则可因方法的不同或掌握的差异,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例如半关闭法,如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二氧化碳的排出即较通气充分的半开放法差; 开放滴法由于麻醉药蒸发的吸热,吸入气体温度易于降低; 半开放法为保证通气量的充分而采用大流量吸入,吸入气中的温度即难以保持满意等。
复吸入指呼出的气体重新被吸入。正常时也有一定的复吸入,即正常呼气末残存于呼吸道无效腔中的气体,可被下一次吸气时重新吸入。此种复吸入的容量小,并无临床意义。麻醉时由于机械无效腔的加入,或由于麻醉器械中气流回路的阻力过大,均可引起容量较多的复吸入。临床麻醉中所谓的“复吸入”,一般指后者而言。复吸入往往是二氧化碳排出多少的同义词,所谓“无复吸入”即指二氧化碳能充分排出。至于呼吸气流的运行,吸入麻醉所使用的各种器械(包括麻醉机)中的活瓣、管道等对呼吸气流起着导向、循环等控制作用,然而这些活瓣或管道本身所构成的阻力,对呼吸气流的运行却起着干扰的作用。
吸入麻醉方法分类: 以下以呼吸气流的运行状态和复吸入的程度为主要依据将麻醉方法分为:开放法、半开放法、半关闭法和关闭法四类。
(1)开放法:麻醉时呼、吸气体都直接与大气相通,不受麻醉器械控制的方法称开放法。开放法可无复吸入现象或只有极轻微的复吸入。呼吸气流回路中没有呼吸活瓣或呼吸囊等控制气流的装置。冲气法: 将加压气体流经盛麻醉药的蒸发瓶后,与麻醉药蒸气混合一并吹入病人呼吸道内而发生麻醉作用。为了避免复吸入和保持吸入气内足够的麻醉药蒸气的分压,冲气流量一般均等于或大于病人的每分钟通气量。即使如此,冲入气体中麻醉药的浓度只能维持麻醉,一般仍需以其它(例如开放滴醚法)方法进行诱导,然后以冲气法维持。施行冲气法时冲气管可引向口咽部、鼻咽部或与支气管镜的侧管相连接,故分别称口咽冲气法、鼻咽冲气法和支气管冲气法。开放滴法: 将挥发性麻醉药滴在覆盖有若干层纱布的面罩上,病人吸气时即将面罩下的麻醉药蒸气吸入肺内,从而产生麻醉作用。这是一种古老但仍有一定用途的吸入麻醉方法,常用于乙醚麻醉,近来也常以氟烷或甲氧氟烷点滴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或短时间镇痛。使用乙醚时由于纱布层之间的温度随乙醚蒸发(吸热)而下降,以致乙醚蒸发的速率递减,堆集在纱布间的乙醚越来越多。这种温度的迅速下降,一方面避免了麻醉突然过深,另一方面又影响了麻醉的加深。开放滴法所用的面罩有相当大的机械无效腔,纱布潮湿后对呼吸的阻力也相当大,因此施行此法时总不免有相当程度的复吸入,故也有人将开放滴法归为半开放法。“T”管法:利用内径约1cm的金属“T”型管,管的横行部分一端与气管内导管相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管的竖行部分接氧 (及麻醉药蒸发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4岁以下小儿。由于气流回路中没有活瓣装置,故阻力极微,如果每分钟氧供为通气量的2~3倍,便很少发生复吸入而归属于开放法。如果在通往大气的横行管端接以一定长度(容量)的橡胶管 (或称延长管),这样便增加了复吸入程度而归属于半开放法。如采用2倍于每分钟通气量的氧流量,并使橡胶管的容量相当于潮气量的13~20%,便可避免麻醉气体的浓度被空气稀释。如在管的竖行部分与氧源之间加入一呼吸囊,即可利用拇指间歇地堵塞通往大气的管端并同时压迫呼吸囊达到辅助或控制呼吸的目的,此归属于半关闭法。开放法的优点是简易安全,对呼吸阻力不大,应用于小儿较合适。其缺点是麻醉药大部逸入大气,不仅造成浪费,且引起空气污染。开放滴法时,病人吸入气的温度过低,冲气法则吸入气过于干燥。
(2) 半开放法: 利用单向活瓣或其它装置控制病人呼吸气流的运行,使吸气气流完全由麻醉机(氧气瓶)供应,呼出气则几乎全部逸入大气。吸入气流量应大于分钟通气量,如此可使二氧化碳充分排出,也即使复吸入减至最低程度。半开放法一般均不使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故也称“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半关闭法”。在需要应用较高气流量进行麻醉时,一般多采用半开放法,如使用氧化亚氮或使用预知浓度的麻醉药蒸发器时。与开放法相似,半开放法也有造成空气污染和吸入气过于干燥的缺点。
(3) 半关闭法: 半关闭法的气流运行方式与半开放法相同,但由于允许有较大程度的复吸入,因此氧供的流量显著减少。为减少二氧化碳的蓄积,半关闭法常使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为使呼出气中的氧和麻醉药蒸气能部分储存以供复吸入之用,也常在呼吸气回路中加入呼吸囊。采用半关闭法时,呼吸气中的水蒸气和热量丧失较上述两种方法轻微,麻醉也易于维持平稳。
(4) 关闭法:为病人吸入和呼出气体皆受麻醉器械(或麻醉机) 控制的麻醉方法。病人呼出气必须经过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使二氧化碳被吸收,其余氧和麻醉气体还可复吸入,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按麻醉药蒸发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回路内和回路外两种形式。根据气流运行方式的不同,关闭法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气流往复式及气流循环式。往复式: 将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直接装在病人与呼吸囊之间,病人呼吸的气流来回经过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使二氧化碳的吸收比较充分。由于气流来回的径路中无活瓣装置,故对呼吸的阻力不大,可用于儿童。但因二氧化碳吸收时产热较多,吸收装置又紧接病人的呼吸道(气管内导管),严重时可影响病儿的体温调节; 对二氧化碳吸收剂(钠石灰)的质量要求较高,颗粒大小有规定,不应使用粉末状的吸收剂。循环式:病人呼、吸气流经分隔的管道单向运行,呼出气经过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后,所余气体参加到吸入气管道中供复吸入之用,从而构成了气流的循环。这种方法的气流所经管道较长,中间所置活瓣较多,阻力较大,不宜用于小儿。由于呼、吸气流都受到控制,为管理病人的呼吸提供了方便。呼出气(经二氧化碳吸收后)的全部复吸入,不仅使麻醉药和氧的消耗量显著减少,更重要的是使麻醉易保持平稳,呼吸气中水和热量也无过多的丢失。使用关闭法时必须达到完全“关闭”,即应保持各衔接部位尤其是麻醉器械与病人的接触部分无明显的漏气。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关闭法的优点,可避免引起手术室内空气的污染;氧供需有精密度较高的气体流量(相当于病人的氧耗量)表装置。

☚ 全身麻醉的体征   静脉麻醉方法 ☛
000108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