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行草书七言律诗扇面
明。纸本。纵20.5厘米,横55.6厘米。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吴承恩(弘治十三年—万历十年),即公元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省淮安)人。嘉靖二十三年,即公元1544年补贡生,曾任长兴丞,因“耻折腰,遂拂袖而归。”一度寓知金陵和杭州,晚年回乡进行文学创作,71岁始写《西游记》,将其对现实之不满及理想贯注于神奇故事之中。工书法,取法于虞世南、欧阳询,上追二王,尤得力于虞体,并参以黄山谷的笔意,点画圆腴,劲秀俊朗,是当时一位颇有影响的书法家。此草书扇面是吴承恩于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35岁游镇江金山寺所书,笔力雄健,纵肆,率意,行草相参自如,气势开阔,洒脱厚实,是吴承恩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