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承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即喜读野言稗史。性敏慧,博涉群书,作诗文下笔立成。屡试不中,四十三岁时才补岁贡生。约在嘉靖末隆庆初任浙江长兴县丞。未久,因不愿向上司折腰,遂拂袖而归,专事著述。他对现实深为不满,自称“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在民间传说和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之前,他还作有志怪小说集《禹鼎志》,已佚。其诗清新俊逸。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喜爱神奇故事传说,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科场不利,四十三岁才补上岁贡生。五十四岁就任浙江长兴县丞,未几,耻于折腰,拂袖归故乡,从此闭门著述。《西游记》是其代表作,想象丰富,故事奇妙,结构宏伟,为我国古典幻想小说的高峰。善诗文,风格清隽,部分作品颇带浪漫色彩。与同时的前后七子迥异其趣。诗文集有后人所辑的《射阳先生存稿》。另撰有志怪小说集《禹鼎志》,已散佚。 ☚ 马湘兰 汤显祖 ☛ 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南直隶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慧敏。久举不第,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四十四岁始充贡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转荆府纪善。不久辞归,闭门著述。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射阳先生存稿》四卷、《续稿》一卷及《禹鼎志》等,另编有词选《花草新编》五卷、《状元图考》六卷。《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五首、套数二套,多为游春、祝寿、杂咏之属。 ☚ 顾梦圭 朱曰藩 ☛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祖籍涟水(今属江苏),后徙居山阳(今江苏淮安)。父吴锐,博通经史,又“好谈时政,意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承恩《先府居墓志铭》),因家贫无力深造,以经营绸布为生。承恩幼聪慧,博览群书,文名著于乡里。好异闻,喜读野言稗史,深受民间文艺熏陶。早年期以科举进身,然屡试不中,以致“泥涂困穷”,“迂疏漫浪”(吴承恩《祭卮山先生文》)。后同乡显宦李春芳促其入京候选。迫于家贫母老,屈就长兴(今属浙江)县丞。天启《淮安府志》称其“耻折腰”,拂袖而归。后一度出为荆府纪善,晚年归居乡里,与淮安官吏陈耀文、陈文烛、邵元哲等结为文字交。陈耀文编《花草粹编》,与承恩所编《花草新编》内容类似。陈文烛曾为《花草新编》作序。所选起唐代开元下迄元代至正,由作者生前手定并作序,后由丘度刊刻行世。原刊本已佚,今存残钞本四册约四卷,藏于上海图书馆。其诗、文、词创作甚富,然因无子嗣董理遗册,去世后大多亡佚。后由丘度从亲友中遍搜遗稿,仅“存十一于千百”,编订成《射阳先生文稿》四卷,计诗一卷、文三卷。第四卷末附词三十八首。李维桢《射阳先生集选序》称:“师心匠意,不傍人门户篱落。”陈文烛《吴射阳先生存稿序》亦称其诗“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词则出入《花间》、《草堂》,天启《淮安府志》称“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射阳先生词》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 ☚ 陈如纶 杨仪 ☛ 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祖上世代书香,至父辈家境败落,贩布为商。自幼敏慧,博极群书,以文名著于乡里。但科举则屡屡失利,中年后补岁贡生。后迫于家贫母老,为长兴县丞,不久辞去。又一度任荆府纪善。晚年归乡,贫老以终。一般认为,长篇神话通俗小说《西游记》为吴承恩所独力创作。此书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采用民间传说,借神鬼之事以“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禹鼎志序》)。承恩一生诗、文创作数量很多,曾与文徵明、王宠诗酒唱和,晚年与陈耀文、邵元哲等为翰墨交。但因无子嗣,去世后,大部分诗、文已散佚。其诗发诸胸臆,独运匠心,如陈文烛所云,“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吴射阳先生存稿〉序》)。长篇歌行疏旷豪放。词作则清雅流丽。其诗、文存者,有明人编《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今人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其传奇小说有《禹鼎志》,已佚。其词集有《花草新编》,存残抄本。其生平事迹见吴承恩《祭巵山先生文》、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陈文烛《吴射阳先生存稿序》、陈文烛《花草新编序》及今人赵景深《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苏兴《吴承恩年谱》、苏兴《吴承恩小传》等。 ☚ 张时彻 顾梦圭 ☛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先世涟水(今江苏涟水县)人,后迁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县)。明代小说家。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二十三年四十三岁始为岁贡生,嘉靖末隆庆初任浙江长兴县丞。因耻折腰,不久辞归。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有长篇小说《西游记》,及《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吴承恩 明代作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一生落魄,长期以卖文为生。作品有志怪小说集《禹鼎志》(已佚)、长篇小说《西游记》。其诗文后人辑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1500年,卒于1582年。他出身世代书香,至其父败落,沦为小商。自幼敏慧好学,博览野言稗史、唐人传奇,文才闻名于乡里。《西游记》是其影响最大的作品。此外还有大量诗、文、词作,但因无子嗣及时整理,大都散失。仅有丘度编订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其中诗1卷,散文3卷,卷末附小词38首。此外,吴承恩还著有传奇小说集《禹鼎志》,编选词集《花草新编》,原本均已佚。前者仅存《自序》1篇,后者存残抄本4册约4卷。 ![]() 主要责任者: 魏文哲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210 千字 页码: 1-248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K825.6 语种:中 定价:23.00 出版时间:2013-04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丛书责任者:宋林飞 丛书责任方式: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共收录17条词条。 被引频次:1 吴承恩 120 吴承恩1504?—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居士(一作射阳山人)。自幼聪慧,喜爱神话传说。进学 (中秀才)较早,然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中年以后始补岁贡生,入国学10余年始任长兴县丞,旋遭冤狱罢官。补荆府纪善,未就职,告老还乡,专心著述。著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诗文词集《射阳先生存稿》(今人有排印本《吴承恩诗文集》),文言短篇小说集《禹鼎记》。还编有词选《花草新编》。 ☚ 高启 归有光 ☛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Wu Chengen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人,后徙淮安。自幼聪明好学,以文著名于乡里,但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曾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不愿做官,专意著述,传世作品有《西游记》、《射阳先生存稿》,近人刘修业编有《吴承恩诗文集》。 ☚ 施耐庵 冯梦龙 ☛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诗文作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曾祖、祖父曾为学官,其父迫于生计以经营绸布为生,却喜研读六经诸子百家,好谈时政,有正义感,对少年吴承恩颇有影响。吴承恩自幼敏慧好学,博览群书,髫龄即以文鸣于淮,书画诗文俱工。善谐剧,所著杂剧几种,名震一时。好奇闻,野言稗史,喜读 “善模写物情”的唐人传奇,这种兴趣为他后来写作《西游记》打下了文学基础。早年希望以科举进身,但屡试不利,直到43岁左右才补为 “岁贡生”,迫于家贫母老作了长兴县丞,不久因 “耻折腰”而辞官。后又入南京荆王府任纪善。晚年归居乡里,著书交友,放浪诗酒,贫老以终。 ☚ 李贽 沈璟 ☛ 吴承恩约1510—1581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时家贫,年43始补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不久即辞归。老而无子,晚景凄凉,穷困而死。聪慧博学,诗文俱工,书法亦佳,善谐剧,所著杂剧数种,名震一时。《西游记》为代表作,据民间神话传说及话本再创作而成,写孙悟空、猪八戒等与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中国古代著名长篇神话小说。故事生动,形象鲜明,语言诙谐,在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又撰有《禹鼎志》传奇,已佚,今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为江苏涟水人,后迁居山阳(今江苏淮安)。他自幼好学,性敏多慧,博览群书,年轻时即以文名于乡里。他出身于一个由世代书香而没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其曾祖吴铭曾任浙江余姚的训导,祖父吴贞曾任浙江仁和的教谕,其父吴锐家境贫困,虽沦为商人,但“性无一所好,独爱玩群籍。”其父为人正派,富于正义感,好议论时政,不满腐败、黑暗的社会。这样的家庭及社会地位对吴承恩的思想和创作有明显的影响。早年,吴承恩也希望以科举进身,却屡试不中。直到中年后才补为“岁贡生”。又在同乡名宦李春芳的劝导下,入京候选,未能如愿。迫于母志家贫,只得当了长宁县丞,不久因与上司不和,辞官而归。后来又担任过品级与县丞相近而为闲职的荆府纪善。晚年归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而终。他写诗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畅。他好奇闻,酷爱野言稗史,从中吸取营养。他的诗、文、词创作数量亦不少。他的诗文独出胸臆,不入拟古藩篱。散文与唐宋派古文家风格接近。因家贫无子,去世后大部分诗文散佚,后由亲友丘度搜集遗稿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他的主要创作是小说。《西游记》是他在民间传说和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形成了幽默与讽刺相结合的艺术特点,是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长篇神话小说,在文学史上影响巨大。他还写过一部志怪小说《禹鼎志》,原书已无存,今存自序一篇收入《射阳先生存稿》。 ☚ 施耐庵 冯梦龙 ☛ 吴承恩 吴承恩字本赐,又字公赐,号平川。明桐城(今枞阳高甸乡)人。嘉靖间以选贡任河南省河阴知县。因河道迁徙无常,百姓深受其害。即组织筑堤,栽植柳树数十万株,并耕牧其间,遂成沃土。后遇大灾,堤民剥柳皮为食,性命得以保全。任河南新野知县时,筑陂堰,修学校,多有惠政。嘉靖二十年(1547)升山西潞安通判,百姓遮道泣送。 ☚ 吴自峒 齐述 ☛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涟水(今属江苏)人,后移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少聪颖,好读书,尤嗜神怪故事,以文才名于乡里。但科场失意,中年始为岁贡生。后因家贫母老,屈就长兴县丞,未久,耻于折腰,弃官归。晚年绝意仕进,潜心著述,穷困而卒。有小说《西游记》;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另有《禹鼎志》,已佚。代表作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为中国古典小说中著名浪漫主义杰作。所作诗文,清雅秀丽,人称有秦少游之风,且多不满现实之情。 ☚ 何景明 李开先 ☛ 吴承恩about 1500~about 1582Wu Cheng ’enfamous writer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named Sir Sheyang. Works: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Remaining Manuscripts of Sheyang,etc.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杰出小说家。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敏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科举屡试不第,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才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补荆府纪善。生活艰苦,宦途困顿,晚年便绝意仕进, 闭门著述。著有神话小说《西游记》。叙述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取经故事,描写天帝统治的庸弱,热情歌颂孙悟空反抗压迫、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诗歌清逸,不落陈套。所著尚有《禹鼎志》,惜已散佚。今存《西游记》和《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约1510—1581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淮安)人。少家贫,年四十左右补为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后辞官归里,从事文学创作。他博览群书,在汲取民间流行的神话传说以及传世的西游记平话和杂剧的基础上,完成了《西游记》的创作。另外,还有小说《禹鼎志》等。后人辑为《射阳先生存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