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天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天保1903,一说1902—1967,一说1968

湖北汉阳人
汉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汉剧团第一团团长,武汉市戏曲学校校长,武汉市汉剧院副院长等职。
原名:吴贤华
号:贡华
艺名:小天保

吴天保

吴天保(1903-1967)
汉剧公会的三届会长——傅心一、余洪元、吴天
管纵
答恕之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418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4辑第185页
一代汉剧名优——回忆我的父亲吴天保吴思谦武汉文史资料第8辑第105页

吴天保

武汉市文化局、文联召开大会,为著名演员高百
岁、吴天保平反昭雪
 湖北日报1978年9月20日
吴天保(1903—1967)京 声 溪 泉新中国名人录第365页

吴天保1903——1967

原名賢華,湖北漢陽人,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生。7歲随父親讀書。13歲入漢口天字科班學藝,演“三生”。勤奮好學,在繼承傳统藝術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四年科班期满,在漢劇“三生”表演藝術中形成自己的風格,世稱“吴派”。1931年應重慶瀛環戲院著名漢劇女演員陳素秋之邀,前往演出,以《渡陰平》、《哭祖廟》二劇蜚聲山城。1936年组成時代漢劇社。1938年在郭沫若、田漢領導下,组織漢劇抗敵宣傳隊第一隊,在大後方巡回演出。1946年回漢口,在美成戲院會演籌款,修缮戲院,招回長期外流的漢劇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任中南文聯籌委會委員。1952年任武漢市漢劇團團長。1962年任武漢漢劇院副院長。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届全國委員會委員。晚年致力於新编歷史劇和現代劇的演出。1967年逝世。終年66歲。擅長劇目《哭祖廟》、《轅門斬子》、《未央宫》、《下書路會》、《擊鼓駡曹》等。

吴天保

汉剧艺术家。湖北省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人,1903年12月6日生,1968年12月16日卒。13岁入汉口天字科班学艺工生。1938年在郭沫若、田汉的领导下组织汉剧抗敌宣传队第一队,巡回演出于大后方各地。能演戏300余出,塑造了众多形象,尤以《辕门斩子》、《哭祖庙》、《未央宫》影响最大。他突破传统,大胆革新,时人习称“花脸之生”。晚年还参加了新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排演。曾任武汉市汉剧团团长、武汉市汉剧院副院长。

吴天保

元末湘西起义首领。湖广靖州(今湖南靖县)人。瑶族。元至正六年(1346),武冈爆发瑶民抗元斗争,攻陷黔阳县城。七年三月,于靖州号召当地瑶、苗、侗、汉农民响应起义。率起义军一举攻破武冈,继而攻下辰溪、溆浦、沅州、靖州、全州、宝庆等州县,杀官吏,开仓济民,义军发展至6万余人,威震湖广。朝廷急令威顺王宽彻不花、镇南王孛罗不花及湖广、江西数省兵力集中围剿。指挥义军化整为零,坚持战斗。九年(1349)十二月,率义军进攻耒阳、衡阳,击毙衡州万户脱因。十三年(1353),又率师北上河南,攻占荥阳等县城。不久去世,其部大多加入刘福通和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