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听雨丛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听雨丛谈

笔记。清人福格撰。十二卷。格字申之,姓冯,汉军内务府镶黄旗人。曾任莒州知州。是书作于咸丰六年(1856),凡一百九十九条,约十三万四千字。有关于清官僚体制及科举制度的资料,《内阁学士亦称翰林》《博学鸿词制科经学制科》等。于八旗风俗记载较翔实,如《花翎》、《帽顶》、《肩舆》等仪仗穿戴习俗,“阿密布密”、“插戴”等婚姻习俗,《写真》、《指画》等满族艺术,都有资料价值。有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本等。

听雨丛谈

书名。清福格撰。十二卷。清代掌故笔记。内容以清代朝章官制、科举考试、礼仪风俗为主。其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记述,如科场回避、科目、博学鸿词制科、经学制科、殿试策不用草茅字、八旗科目、乡会试掌故等均有参考价值。有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听雨丛谈

书名,12卷。清福格著,作者系镶黄旗汉军人,熟悉满族典制。是书约撰于咸丰末年。记述八旗满洲制度、顶带服饰、内务府旗鼓汉军的掌故风俗以及清代的内阁官制和科举等,有助于满族之研究。原书只有稿本,现有1959年中华书局断句铅印本和1984年再版标点本。

听雨丛谈

听雨丛谈

清代风俗掌故笔记。十二卷。清福格著。福格(生卒年不详),本姓冯,字申之。清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乾隆时大学士英廉之曾孙。咸丰五年(1855)春,以惠州通判留僧格林沁军中司理营务兼总行营发审案牍。后任山东莒州知州,卒于同治六年(1867)以后。
《听雨丛谈》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也有部分录自他书或有关案牍。其内容甚杂,而以涉及清代满洲及旗人风俗制度为多。如卷一“红绒结顶”、“花翎”、“羽缨冠”、“四褉袍”、“黄马褂”、“绿压缝靴”、“执事乐人服色”、“黄缰紫缰”,卷五“朝珠”,卷六“钿子”,卷十二“繖扇制度”、“舆制”等条,对清廷及满族服饰器用的有关情况作了细致记载。在宗教祭祀及婚丧习俗方面,则有卷五“满洲祭祀割牲”、卷六“满洲祀先不用炷香”、卷十一“祭马神”、“丹旐”、“分祭幛”、卷十二“插戴”诸条,其中提供的某些情况,确非熟知内情者不能道。又说八旗中满洲、蒙古、汉军祭祀之礼,各有差异,以汉军而论,“从满洲礼者十居其一二,从汉人礼者十居七八。内务府汉姓人,多出辽金旧族,如满洲礼者十居六七,如汉军礼者十居三四耳”(卷六“颁胙”条)。反映了当时各族间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
此书所述的清代制度,也颇有参考价值。如卷九至卷十记载了顺治二年(1645)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历届会试和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会试中式人数、鼎甲姓名及掌故琐闻。卷一“满洲原起”条扼要地说明了八旗中各旗人员的构成,上三旗下五旗的亲疏之别等内部制度。卷五“新疆用乾隆钱”和卷七“钞票”等条论清时货币制度及咸丰间印行的钞式,对研究清史均有一定帮助。书中还对某些制度的来龙去脉作了考证和澄清。比如清代宗室公爵,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昭槤《啸亭杂录》以为入八分者,从服饰制度可见其贵,“盖即加九锡之意也”。作者则谓其说未得要领,指出满洲初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地位相近,“锡赉必均,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皆不入八分”,“是八分之名,盖言得预朝政之称,非章服之荣也”(卷一“八分公”条)。其余如卷一“先后辈旧寅”、卷六“名剌”、卷十一“足下”诸条谈清代社交场合称呼的演变,卷六“转毡”条记北京婚嫁习俗等,也可考见一时之风气。
其中有的记载,还反映了作者对某些社会陋习或制度的独到见解,如在谈到女子裹足和科举八股时,就一再表示不满,说:清初曾一度下令禁止女子裹足,但康熙六年(1667)王士禛却上疏请取消禁令并恢复八股考试,“以王文简(即王士禛)之通达,尚不悟北宋已前无八比取士之制,时海内人材,何等茂尉;更未考胜国(指明朝)宫中有解释足纨之制,不尚矫揉。奈何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又何怪闺闼女子不可以言语争论也”(卷七“裹足”条)。这在当时,应当说是难得的。
此书清代无刊本,仅一部底稿,原藏傅增湘家,后归北京图书馆。1959年由中华书局断句排印出版,另有1984年再版点校本。

☚ 蒙古游牧记   瀛壖杂志 ☛
听雨丛谈

听雨丛谈

书名。清福格撰。福格,冯姓,字申之,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年间大学士英廉的曾孙。是书12卷,共分197条,记述满洲和清朝各方面的情况。其中的许多内容,如满洲的兴起、八旗的姓氏、内旗旗鼓与八旗汉军不同、汉人不由庶吉士入翰林、博学鸿词制科、经学制科、满洲祭祀割牲、 插戴、 脱等条, 对女真族的兴起壮大,八旗制度的由来形成,清代的内阁官制、考选科目,以及满清的掌故遗闻、民情风俗等均有所反映,于了解清代历史上的许多具体情况很有帮助。另外书中对皇帝宫中用膳的膳桌、膳合的叙述,记同治帝谒陵寝时慈安与禧乘舆的次序,关于乘轿顶部只有贵妃以上才允许用金的规定,大驾卤簿的介绍等等,都为清代宫廷的内容,可为研究的参考。应当指出,书中对兄弟民族和友邦邻国的记载,内容有不当和错误之处,需要加以注意。但此中提供的史料,则不无借鉴意义。是书以前一直未有刊行,只有一部底稿原藏于傅增湘家,后归北京图书馆。这部底稿曾经已故汪北平先生断句排印,于1959年12月出版。1984年,中华书局将此书的断句改为标点,并订正一些错误重排再版。

☚ 清秘述闻   清代文字狱档 ☛

听雨丛谈

清代掌故书名。清福格(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姓冯,字申之)撰。12卷,177篇。成于咸丰末年。作者熟习清代典章制度和满族风俗,所记以朝章官制、科举名目、礼仪风俗为多。对八旗风俗制度和清廷用人中对满、蒙、汉亲疏迥别之制等,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如“满蒙汉旗分”、“满汉互用”、“满洲翰林不必科目”、“八旗科目”、“黄马褂”、“满洲祭祀割牲”、“裹足”、“哈哈珠子”等。有关兄弟民族及友邻的记载,间有失当。原书只有稿本,现有1959年中华书局铅印本和1984年再版点校本。对研究满族历史、风俗及民族关系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