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方令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方令孺

方令孺同志逝世 浙江日报1976年10月6日
怀念方令孺同志巴 金四川文学1982年6期,新华文摘1982年
8期
明月伴诗魂——怀念方令孺同志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缅怀方令孺先生
方令孺
方令孺
怀念方令孺大姐
赵清阁
裘樟松
戚再玉主编
李立明
巴 金
散文1984年11期
人物1985年2期
上海时人志第22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6页
巴金选集第9卷第691页

方令孺

方令孺及其创作
方令孺传略
怀念方令孺大姐
柯文辉
邓明以
巴 金
艺谭1981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88年1期
怀念集第209页

方令孺1897——1976

女,安徽桐城人,1897年 (清光緒二十三年) 生。1923年赴美國留學,先後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威士康辛大學讀書。1929年回國後,任青島大學講師。1938年任重慶國立劇專教授。1939年在重慶北培任國立編譯館編審。1943年任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並爲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文教委員會委員。1950年被選爲上海市婦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委員。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58年任浙江省文聯主席。1976年9月30日病逝於上海。終年79歲。著有 《信》。譯文有《鐘》。刊印有《方令孺散文選集》。

方令孺

方令孺1897—1976

女诗人、散文家。安徽桐城人。1923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在青岛大学、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等职。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写诗。她的诗,清幽雅致,多为抒情之作,曾收入《新月诗选》。她的早期散文,多写个人的遭遇,常流露出朦胧忧郁的情绪;抗战后的散文,随着时代的脚步,内容与风格发生很大变化,从“清溪涓流”走向“奔腾的江河”。著有散文集《信》,译文集《钟》。她的散文清新秀丽,文笔细腻。有《方令孺散文选集》。

☚ 苏雪林   罗家伦 ☛
方令孺

方令孺女;1879—1976.9.30

安徽桐城县人。1923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在青岛大学,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建国后,曾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等职。三十年代初开始写新诗,是“新月派”仅有的两位女诗人之一。陈梦家说,她的诗是“一道清幽的生命的河的流响”(《新月诗选·序》)。她还从事散文创作,结集的有《信》。1980年台湾洪范书店出版的《方令孺散文集》,旨在“还她历史面目”(李又宁《方令孺散文集·序》)。建国后,她仍有散文作品散见在全国各报刊上。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方令孺散文选集》,收辑了她部分解放前后的散文和诗歌。她早期的作品,常流露出朦胧忧郁的情绪,但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作品的内容和语言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清溪涓流’,而是奔腾的江河”(罗荪《方令孺散文选集·序》)

☚ 文载道   方志敏 ☛
方令孺

方令孺1897~1976

盘君之女。少入桐城女子师范学习。1923年赴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威士康辛大学攻读西方文学。1929年归国后,任青岛大学讲师,开始文学创作,为“新月派”著名女诗人。1938年辗转至大西南,任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1939年任国家编译馆编审。1943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1949年冬,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市政协文教委员会委员。1950年当选为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45年出版散文集《信》和译作《钟》。1980年由梁实秋作序的《方令孺散文集》在台湾洪范书店出版。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方令孺散文集》。

☚ 疏达   孙发端 ☛
00006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