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左岸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左岸派” 是法国“新浪潮”的另一股支流。 为首的是阿仑·雷乃,其他还有克里斯·马盖、阿涅斯·尔达、玛格丽特·杜拉、阿兰·罗布——格里叶、享利·柯尔皮等。因他们都住在塞纳河左岸,故得名。这批人并非60年代的新进导演,而是早就从影的,其中也有从文学转行的,如玛格丽特·杜拉和阿兰·罗布——柯里叶。 他们认为电影比小说更适合于客观地记录物质世界和表现当代错综复杂、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生活。 其导演是对人及其精神发展过程感兴趣的创作者。他们锲而不舍地探索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痛苦和责任。 往往从战争的浩劫、原子弹的威胁和世上荒谬绝伦的事情中去寻求灵感。如《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都因独树一帜,引起过广泛的注意和热烈的讨论。 其作品往往人物无名无姓,环境模模糊糊,故事发展的时间和思维的时间平行推进,观众和银幕上的人物保持著间离状态,这些都和“新小说”的特点紧密相连。左岸派的作品其共同特点是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和情节的描写,不按照正常的时序安排,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交织在一起,随意跳跃,喜用意识流和隐手法,独特、新颖。他们自称是“内心的现实主义”。是为了达到“更深入的真实”。 左岸派电影带有浓厚的实验电影的意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