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君子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君子行

君子行

乐府歌曲名。《平调曲》之一。古辞今存。《乐府诗集》引《乐府题解》: “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艺文类聚》则题为曹植作。

☚ 猛虎行   燕歌行 ☛
君子行

君子行

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平调曲》。《艺文类聚》卷四一、《诗纪》卷一三皆题曹植作。诗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云:“古辞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言君子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言远嫌疑也。”诗可分前后两解。前解反面告诫,君子处世要谨慎小心,远离嫌疑,以防患于未然;后解正面立言,君子行事要勤劳谦恭,学习“周公吐哺”的精神。此为流行于封建士林中的人生格言诗。其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诗句,成为后世的俗谚。

☚ 猛虎行   燕歌行 ☛

君子行

 

[晋]陆机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复若波澜。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君子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 “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细味陆机此诗,可知其主旨既是对古辞的继承,同时又融入了作者自己对仕途艰险的深切体验。当作于陆机因吴亡入洛之后,由陷入“八王之乱”而死之前。所以,诗中还有“君子防未然”的自信,反映出他陷入政治斗争漩涡之后,虽有某种觉醒却仍存侥幸的心理矛盾。
 全诗共二十句,前十二句,写人道艰险。起首两句以“天道”和“人道”对举,以哲理统领,使诗歌一开始就给读者以理趣。“天道”、“人道”则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概念。 “天道”指自然法则; “人道”,指人的处世关系和方法。自然法则平夷而简约,人事却就险而难了。接着诗人就把重点落在“人道险而难”上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休咎”,指吉祥和灾祸; “相乘蹑”,即相因相随。而其变化则如波澜之翻复,刹那之间,或因祸得福,或求福得祸。 “去疾”以下四句,再用比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意谓离开邪恶苦于不远,在真伪难辨的“疑似”之间,往往把行善误认为作恶,就是(古代“实”与“是”通)产生祸患的原因。这就像“近火”本该认为你适宜“热”,踏在冰上岂能说你讨厌寒冷呢?然后,再用历史事实,进一步挖掘原因。“掇蜂灭天道”,典出刘向《说苑》,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疑子成灾事。据说尹吉甫有妻妾二人,各生一子,妾为己子立成太子,就捉一只蜂,摘去毒针,放入衣领,骗妻之子捕杀,以此向尹吉甫谗谄妻之子戏弄她,尹吉甫远看,信以为真,致使妻之子羞惭自杀,事后才知道真像。“拾尘惑孔颜”,典出《吕氏春秋》,据说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蔡两国交界处,七天没饭吃。颜回找点米煮饭,先吃一点,孔子很不高兴,颜回解释自己吃的炉灰沾的米,孔子才知道是误会。 “逐臣”两句是承上抒发感慨。 “尚何有”与“焉可叹”为互文,意思是由上述历史故事来看,放逐的大臣和抛弃的朋友还有什么值得叹息呢?父子、师徒尚且误会,君臣、朋友之间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八句,照应首两句,展开议论。其中“福钟”四句为直接议论, “钟”与“集”和“兆”与“端”都是同义词; “损”与“益”为互文。意谓福祸均有先兆和发端,天道之损益非人力所改变和推辞,但是, 人道之损益还有能够改变的乐观前程。“明鉴”两句义转为类比议论,意谓“明鉴”要时常放在身边,一旦帽子倾斜,可以及时借鉴纠正,千万不要离身太远,等到紧急借鉴时来不及取。诗的结尾处,又转为对比议论。李善解释说:“言小人近情,苦自信而遇祸;君子远虑,防未然而蒙福”。真是一言破底,深得此诗结尾议论之奥妙。
 陆机《君子行》是借乐府旧题而写的哲理诗,它运用多种诗歌的艺术技巧,融议论、抒情和形象为一体,阐发了老庄祸福相倚和儒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思维方式,焕发着朴素辩证法的光彩,特别是强调人的能动性在社会政治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尤为启迪人们避祸远害的良方,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古代文学作品《君子行》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君子行》

《君子行》

乐府诗篇名。《相和歌·平调曲》古辞。汉无名氏作。《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此篇,则题为曹植作。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说:“古词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言君子虽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远嫌疑也。”今人郑文《汉诗选笺》说:“首六句言君子须避嫌疑,免贻后悔,虽仅举四事,已可概括其余。后六句言君子须持谦和,周公尚且如此,遑论他人。”徐育民说:“这首诗似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处世的艰难,希望在位者能象周公那样招贤纳士。作者是一位身处下层的士人,利用乐府民歌的题目,民歌的语言,抒发他在仕途上如履薄冰的忐忑心情。”(贺新辉主编《古诗鉴赏辞典》)今按,此篇大抵言君子处世须谨慎谦和,具有较浓厚的封建道德观念。然其语言多用俗谚,显得通俗生动。其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二句,后来演变为“瓜田李下”的成语。

君子行

汉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作者不详。《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诗的前半部分说君子需避嫌疑,防患于未然,举“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四件事以见其余;后半部分说君子必须谦和,以周公为例:“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其贤。”周公礼贤下士,故天下归心,后世称其圣贤。此篇以五言诗的形式宣讲君子为人之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很浓,但语言平易,朗朗上口,其中“瓜田”、“李下”等句已为后世成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