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丝绸纺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丝绸纺织 009 中国丝绸纺织中国自古即有“丝国”之称,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发明缫丝、织绸的国家。缫丝,又称“抽丝”,即从蚕茧上把丝抽引下来。初始时,系用手工,以后加用丝框,使理丝更为方便。汉代时,已用軠车缫丝。隋唐时出现手摇缫丝车,宋代有脚踏缫丝车,元代又分为南北二式,愈加精巧。在织丝技术方面,早在商代就发明了丝绸手工提花技术。秦汉至隋唐间,纺织手工机械得到全面发展,缫车、纺车、络丝、整经工具多样化,大大提高了丝织的工艺水平。西汉所织一件素纱禅衣,重仅49克,可见其技艺之精与品质之优。两宋以后,丝绣重心南移,江苏、浙江两地生产最盛。明清时,官府以江宁、苏州、杭州三地织造府称“江南三织造”,最为重要。清中叶时,三地民间丝织作坊拥有织机上千台,其规模、数量均超过官营织造。近代以来,丝织技术无大改进。自20世纪初,开始从欧洲引进机械提花机。20年代,杭州伟成绸厂与上海美亚绸厂均引进意大利及美国丝织机械,以加强生产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织业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生产体系,通过技术改造,一批骨干企业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装备。1988年,全国拥有缫丝机173万绪,丝织机17.2万台,年产丝5.1万吨,丝织品17亿米,居世界首位。 ☚ 中国毛纺织 中国针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