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947年夏,国统区学生掀起的反美反蒋斗争风暴。

它是由严重的经济、教育危机和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引起的。运动由反饥饿开始,逐步与反内战、反迫害结合。

基本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

5月初,上海学生为纪念“五四”上街宣传。法学院两名学生因贴反内战标语遭警察殴打,造成重伤,法学院首先举行罢课抗议,上海各校亦派代表到市政府请愿。斗争序幕由此揭开。5月中旬,南京中央大学等校学生为要求增加副食费而罢课,并结队到教育部、行政院请愿。同时,决定在国民参政会四届三次会议开幕的5月20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并吁请南北各大学采取一致行动。5月15日平津各大学学生罢课。18日清华、北大上街宣传的学生在西单遭到国民党青年军的冲击和殴打。平津地区13所院校代表当即在北大集会,成立“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面对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国民党决定采取高压政策。

5月18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与游行。但是,学生们没有被吓倒。

5月19日,上海学生高举“向炮口要饭吃”的横幅标语举行游行。5月20日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学生及沪、苏、杭地区学生代表共约5,000余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准备到国民参政会请愿。上午10时许,队伍行至珠江路口时,遭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用水龙、大棒的袭击,队伍被冲散。100多人受伤,28人被捕,造成“五·二〇”血案。

但是,被冲散的队伍重新集结,继续前进。下午天降大雨,学生们不怕威胁,冒雨坚持斗争。

直到参政会秘书长出来答应学生的要求,大队才胜利返回学校。从5月20日至6月初,运动很快由平津、京沪波及全国六十多个大中城市,50多万学生卷入运动,并获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同情与支持。这种正义的学生运动,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形成与人民解放军相配合的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反动政府愈趋孤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