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臧怀恪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臧怀恪碑 【简介】: 全称《唐故右武衞将军赠工部尙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并序》。 唐广德元年(763)立。颜眞卿撰并书,李秀岩题额。 正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八至六十四字不等。467×124cm。原在陕西三原。 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明搨本“并书”之“书”字完好,较乾、嘉时搨本多数十字。淸王昶《金石萃编》著录。 陕西人民出版社影印近代搨本行世。 。【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谓:“书法伟劲,不减《家庙》、《茅山》,而石完不泐,尤可喜也。 ”赵崡《石墨镌华》谓:“鲁公此书伟劲,而骨稍瘦于《家庙》诸碑。皆可重也。 ”淸郭尙先《芳坚馆题跋》:“颜鲁公此碑最爲开张。然不易摹习,恐结体疏缓也。 柳谏议学颜却是由此入手。”淸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臧将军碑》视鲁公他书差劲峭,且石又完好,锋頴都具,墨宝也。”。【赏析】: 这幅颜字,并未引起我们欣赏的激动,爲什么?这是颜字被广泛认同广泛摹仿造成的悲剧。 本来,能够克服一切偏见的艺术作品,无疑是好的作品。但书法存在著一个临摹的问题,师法颜字者甚伙,于是造成了颜体的泛滥,内中精到可以逼眞者,可以超越者,颇不乏人。 于是颜字本身的美感就窒息在这种颂扬、崇拜的温水之中了。 有时就像卓别林的模仿者击败眞的卓别林掌故说的那样,不仅眞假难辨,并且弄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地步。在文化史上这类反客爲主的例子比比皆是。 回过头来看,颜字爲什么能超越各个时代爲各种文化层次的人所欣赏,所摹仿呢?从《臧怀恪神道碑》等几幅作品中,我以爲可以看到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颜字的风格是有弹性的,并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譬如,在这裏,他就毅然抛弃了肥腴厚重的旧辙,以新的“伟劲”新面目出现,又不失颜体神髓。这种弹性比僵硬的框架肯定能更多地容纳;其次,颜字凝重兼淸雄的风格使它在衆多应用场台都能保持和谐,(例如榜书)比其他字体较爲优胜。另外,颜鲁公字外的声望品格,也爲接受心理铺平了道路。 总之,颜字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有其丰富的美学内涵。在雅俗文化各擅胜场,争持不下的今天,揭开颜字的奥秘是有价値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