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赫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吕赫若1914—1951台湾台中人 吕赫若
吕赫若台湾作家二十四人小传:吕赫若 邝白曼等 当代文学1981年2期 吕赫若 吕赫若1914—1951小说家。原名石堆。台中人。早年毕业于台中师范学校。后赴东京学习声乐,是一名男中音歌唱家。回台后曾当过公立学校教师、歌手、《兴南新闻》记者,并参加厚生演剧研究社工作。台湾光复后参加台湾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协会工作。于1934年开始小说创作。次年在日本《文学评论》上发表短篇小说《牛车》,是其成名作。1943年发表短篇小说《财子寿》,获台湾文学奖。他的小说用日文写成,多取材于农村生活,或写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或写封建地主家庭的兴衰,对不合理的制度和等级观念提出控诉,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清秋》,另有《风水》《逃走的男人》《前途手记》和长篇小说《台湾四女性》等。 ☚ 钟鼎文 刘心皇 ☛ 吕赫若 吕赫若1914—1947原名吕石堆。台湾台中人。曾在台中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赴东京学习声乐,成为出色的男中音歌手。回台湾后当过教师、声乐演奏家和《兴南新闻》编辑,并参加厚生演剧研究社工作。1945年台湾光复后,参加台湾省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协会工作。他一生以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为主。1934年11月在《台湾文艺》创刊号发表小说处女作《山川草木》。翌年初又在日本《文学评论》杂志发表小说《牛车》,从而蜚声文坛。1943年以短篇小说《财子寿》获得台湾文学奖。194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清秋》,收入《邻居》、《柘榴》、《合家平安》等七篇作品。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台湾的女性》、短篇小说《逃走的男人》、《月夜》、《玉兰花》、《风水》、《行末四记》等。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家庭生活,反映了日据时代台湾家庭组织和社会经济结构,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了控诉,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文笔简洁有力,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富于典型性,艺术感染力很强。叶石涛评论说: “他每一篇小说都很精彩,而且他和杨逵一样,有社会主义的架构以及思想、信念,调查台湾人的心理,真是天才洋溢。”(《台湾新文艺诞生之背景》)他的作品对台湾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师田手 朱雯 ☛ 吕赫若1914—1947台湾现代文学运动“衰落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原名吕石堆。台湾台中人。1934年毕业于台中师范学校。1939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回台后任公学校教师和《兴南新闻》编辑。曾加入厚生演剧研究社。1941年与张文环等人组织启文社,创办《台湾文学》杂志。1945年台湾光复后,参加台湾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协会等工作。1947年去世。著有《台湾的女性》、《财子寿》、《清秋》等15个短篇小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