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向太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向太阳 向太阳抒情长诗。艾青著。发表于1938年5月《七月》3集2期。太阳是全诗的抒情主体。长诗通过对太阳的讴歌,抒发了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表现了伟大的抗日洪流及其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诗人一方面描绘了太阳初升时战斗的武汉的生气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展示了自己追求光明和革命的心灵历程,理想和现实在诗中达到和谐的统一。全诗以诗人对太阳的憧憬作为内在感情线索,贯穿于太阳下战斗生活的鸟瞰式的观照之中,激越豪放,气势雄伟,字里行间喷涌着奔腾不息的情感。 ☚ 乞丐 手推车 ☛ 向太阳 向太阳长诗。艾青著。1940年6月香港海燕书店初版。七月诗丛之一。 ☚ 未来底春 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 ☛ 向太阳 向太阳艾青作。初载于1938年5月16日《七月》第3集第2期,1940年6月香港海燕书店出版单行本。这首热情奔放的长诗充满着乐观与希望,它“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艾青《为了胜利》)。从诗中我们看到,“我”带着“昨天”苦难的创伤,投身于爱国人民的行列, “拂去往日的忧郁”,奔向为光明而战斗的道路。 “我”的形象高度地概括了抗战初期中国人民觉醒的精神风貌。全诗共分9章,象一支多音部的大型交响曲。第一章是序曲,写“我”从“风雨的昨天”走来,用“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寻找“真实的黎明”。 “我”来到城市的街头,向一切善良的人们道声早安,但内心忘不了“被无止的恶梦所纠缠”的昨夜。“我”回顾昨天时指出,自己的国土好比是个“病院”,自己只能发狂似的流着热泪去“哭泣我们的世纪”。现在好了, “我”所在的“电火的胴体”的“城市”,正在“承受黎明的爱抚”。从第五章至第七章,吹奏出“向太阳”的主旋律,写景与抒情达到了浑融一体的境界。 “我”为“比一切都美丽”的永生太阳而欢呼,进而提出了“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历史伟业。使“我”更为兴奋的是,亲眼见到“在太阳下”为抗战而献身的普通人:坚定的年轻伤兵,唱着歌募捐的少女,加紧劳动的工人,正在操练的士兵们……。火热的抗战生活使人忘却个人的困苦,而神往于“灿烂的明天”。最后两章写“我”深深地爱着抗战的军民,表示必须奔向光明的决心。 “向太阳”意味着对于民族与时代的热望,洋溢着在现实生活教育下要求战斗的激情。臧克家说:“《向太阳》所表现的那种带点浪漫主义味道的对光明的追求,对于在黑暗中伏处的人们也就成为一个有力的鼓舞和照耀。”(《“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这首诗篇幅较长,但想象奇特,章法完整,感情炽烈,语言有散文之美,它是艾青诗歌成熟的一个标志。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边区自卫军 ☛ 《向太阳》 长诗。艾青著。写于1938年4月。诗作以太阳象征中华民族在抗日烽火中的新生,抒写了主人公对太阳的种种感受,对光明和民主的热切向往和赞美。全诗共分九段:前三段写“我”期待黎明,并在黎明的欢欣中向自己所见到的一切问早、祝福;四五两段赞颂日出“比一切都美”,并抒发从中得到的启示;六七两段描绘阳光照耀下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表现人民热烈的抗战情绪以及对国家前途所抱的希望和乐观态度;最后两段抒写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太阳驱散了他的寂寞、彷徨和哀愁,召回了他的童年,在太阳的热力鼓舞下,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因而他奔驰着,迎向太阳。诗作激情澎湃,情思联绵,抒写层次分明,以奔放的自由体与不断跃进、高昂的诗的旋律,唱出了抗战初期时代的强音。 ![]() ![]() ![]() ![]() ![]() ![]() ![]() ![]() ![]() ![]() ![]() 向太阳诗集。艾青作。1948年出版。主要收录写于抗战时期的诗作。其中长诗《向太阳》表现了对光明和民主的热列向往,感情深沉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为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向太阳 《向太阳》抒情长诗。艾青著。写于1938年4月,发表于当年出版的《七月》第三集第二期。诗作以抗战初期的武汉为背景,用“太阳”象征光明与理想,抒写了诗人对光明和民主的高度赞美与热烈向往。全诗共分九段,前三段写诗人对于黎明的期待和在黎明中向见到的一切问早、祝福。四、五两段赞颂日出的美好,启发人们对革命事物的向往。六、七两段转向太阳照耀下的城市、村庄、田野、河流、山峦等现实景物的描绘,表现人们新的精神面貌和对抗战胜利前途的乐观情绪;最后两段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表示要在“热力的鼓舞”下,奔向太阳。作品格调高昂气势奔放,表达了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艺术上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造了一种深邃、阔大的意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上海屋檐下 骆驼祥子 ☛ 《向太阳》xiang tai yangTo the Sun→艾青 (Ai Q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