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吐鲁番盆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吐鲁番盆地

中国大陆最低的陷落盆地。位于新疆中东部,在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之间。介于88°~90°31′E,42°20′~43°15′N之间。东西长约200km,南北宽约60~100km,面积约1.6万km2,略呈椭圆形。盆地底部低于海平面面积为4050km2。盆地中南部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m。盆地北、西、南3面环山,一般海拔3000~4000m。北临高峰海拔4388m,在100km范围内,高差达4543m。盆地气候为暖温带,年均温14℃左右,平均无霜期221d。最高极温达47.6℃,被称为“火洲”。年降水量仅16mm,蒸发量大。

吐鲁番盆地

037 吐鲁番盆地

位于新疆东部。是天山中间的陷落盆地。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中部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陆地最低处。气候干热,有“火州”之称。是全国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利用坎儿井发展农业,盛产棉花、葡萄、哈密瓜。

☚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Tulufan pendi

为天山山脉东段的山间陷落盆地。位于博格达山与觉罗塔格山之间。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吐鲁番盆地形成于中生代,距今约6 000万年至1.8亿年,为地面强烈下陷而成,四周山脉高于洼地1 000—4 000米以上。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洼地北面形成吐兹塔格山(火焰山为其中一段),高出洼地500—600米,北坡缓,南坡陡,为褶皱断块山。其将盆地分为北部较高的洪积山间盆地和南部冲积、洪积、淤积低位盆地。南部大多处于海平面以下,最低处在艾丁湖(觉洛浣)面,海拔—155米,为我国大陆最低点,也是世界大陆最低点之一。维吾尔族语“吐鲁番”即为“最低地”之意。吐鲁番四周山岭高耸,地形封闭,盆地内部受热后增温快、散热慢,形成了特殊的高热干燥气候。年降水量仅25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出百倍或数百倍,时常是只见雷声不见雨。夏季酷热,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可达100天,七月平均气温高达34℃,极端最高气温(1975年7月13日)曾达49.6℃,为全国最热的地方,地表最高温曾达82.3℃,素有“火州”之称。火焰山为红色砂岩组成,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其反射的红光如似火焰,故得名。盆地内缺少地表径流,但在北部洪积扇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人们为了减少蒸发修建“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出地面,浇灌火焰山麓的绿洲。盆地内的日照长、昼夜温差大,为驰名中外的瓜果、葡萄和棉花产地,尤以吐鲁番的长绒棉、无核白葡萄和鄯善的哈密瓜盛名。吐鲁番盆地还蕴藏着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正在加紧开发。

☚ 四川盆地   中国的平原 ☛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Tulufan pendi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部,是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山之间陷落最深的地方。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面积5万平方公里。盆地呈环状,四周为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环绕,中部地势低洼。气候干燥炎热,年降水量仅16毫米,年平均气温30℃以上,夏季绝对最高气温达47.8℃,素有“火洲”之称。北部还有著名的火焰山,是吴承恩《西游记》中描述的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所经过的一道关卡。盆地盛产棉花、葡萄、哈密瓜等。当地居民开凿“坎儿井”,引天山雪水浇灌农田。

☚ 石钟乳 石笋   乌江 ☛

吐鲁番盆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天山东部。“吐鲁番”维吾尔语是“低地”的意思。是一个四面环山(海拔1500—5400米)中间低洼的山间盆地。盆地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162公里,面积为50140平方公里。盆地底部有4050平方公里的地面,在海平面以下。艾丁湖湖面,海拔为-154米。最低处的钟哈萨低地(在艾丁湖以东25.6公里处),地势更低,海拔-293米,为全国陆地的最低点。火焰山位于盆地中部。这里是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瓜”的生产基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