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吐鲁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吐鲁番亦作土鲁番。明代地名。汉为车师前王庭地,晋置为高昌郡,北魏属柔然,唐贞观中平高昌后改称西州,五代为西州回鹘汗国地,宋时为辉和尔地。清光绪中置吐鲁番直隶厅,城名广安城(又称安乐城)。民国2年(1913)改置吐鲁番县。今新疆吐鲁番市。 吐鲁番专著。胡戟、李孝聪、荣新江著,98千字。三秦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本书从吐鲁番地理与物产、吐鲁番与文化、吐鲁番的考察与旅游三大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吐鲁番的地理和历史、风景名胜等。 吐鲁番 吐鲁番丝路重镇。处吐鲁番盆地中部。汉为车师前王庭地,魏晋时为高昌郡,唐置西州。元明始称吐鲁番、吐尔番。清于此建广安城,驻吐鲁番领队大臣,隶乌鲁木齐都统。光绪十二年(1886 )设吐鲁番直隶厅。二十八年鄯善析出置县。1913年改为吐鲁番县。1936年托克逊再析出置县,余为今吐鲁番市。境内保存*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雅尔湖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苏公塔、*火焰山、*葡萄沟等名胜古迹。 ☚ 白力城 安乐 ☛ 吐鲁番 吐鲁番Tulufan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中心,兰新铁路和南疆铁路交会于此。全市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市区6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人口21.1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6万人。吐鲁番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为车师前王国,受辖于汉西域都护府。两晋时为高昌郡。唐代置西昌州,后改西州,宋为高昌回鹘、畏兀儿地。元置和州宣慰司,元末设万户达鲁花赤,统辖柳城、火州和吐鲁番。明代柳城、火州并入吐鲁番。清设吐鲁番直隶厅。1913年改吐鲁番县。1984年撤县设市。吐鲁番境内地势低洼,城南艾丁湖低于海面154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这儿夏季平均气温高达38℃以上,其中,最高气温大于40℃的日数平均有38.2天,绝对最高气温49.6℃,是我国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绝对气温最高的地方,素有“火州”之称。当地人民在同干旱、干热的长期斗争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坎儿井灌溉方法。直至今日,吐鲁番仍在使用的坎儿井还有1 100多条,每条长3—30公里,总长约3 000公里,总出水量每年近20亿立方米。吐鲁番农业以葡萄、哈密瓜、长绒棉为主,年产量分别为4.1、2.46和4 615吨。农副业特产有葡萄干和长绒棉。由无核白葡萄晾制的葡萄干以含糖量高、维生素C高、色泽碧绿的特点,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在世界葡萄干品种里堪称珍品。吐鲁番的长绒棉,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是纺高支纱和特种纺织工业的原料,在国际市场上堪称国宝。吐鲁番的工业较为薄弱。1988年预算内企业仅有12个,主要包括瓜果实业公司、红柳河葡萄开发公司和市食品、盐化、煤矿、轻化等厂矿。工业总产值为8 274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瓜果系列制品、葡萄酒、九八硝、元明粉等。吐鲁番的名胜古迹和游览点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额敏塔、阿斯塔那墓葬群和葡萄沟、艾丁湖、火焰山等。 ☚ 喀什 克拉玛依 ☛ 吐鲁番 吐鲁番地名,新疆回族聚居区之一。东察合台汗国三大部分之一。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东察合台汗羽奴思卒,汗国分为东西两部,次子阿黑麻汗统治东部,建都吐鲁番,辖境包括吐鲁番和叉力失(今新疆焉耆)。阿黑麻称速檀(沙),于弘治元年(1488)诱杀哈密王罕慎,复据其城,并遣使入贡明朝,后退出所据11城。六年,复陷哈密,俘哈密王陕巴,战和不定。十七年,长子满速儿嗣为速檀,拥有强大兵力,一度重新统一东察合台汗国,侵占哈密,犯肃州(今甘肃酒泉),扬言插旗甘州(今甘肃张掖)城门上。嘉靖二十四年(1545),满速儿卒,子沙速檀嗣,四十四年与瓦剌作战时中流矢卒。其堂弟马速嗣立。隆庆四年(1576),叶尔羌汗国阿不都·哈林汗(或即汉籍中之马麻速)俘马速,吐鲁番并入叶尔羌汗国。吐鲁番共有大小城堡十五六座,居民以种植田猎为业,秋冬居城郭,春夏随水草牧。至迟在16世纪上半期,当地居民已信奉伊斯兰教,史称:“凡女子十一二岁者,皆从满剌读书写夷字,只礼拜天地,不信佛教”。犯罪及民事纠纷亦由满速处治。与此同时,回鹘文逐渐没落,由“回回字”(阿拉伯字)代替。 ☚ 昌吉 八户沟 ☛ 吐鲁番见“土鲁番”(68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