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曹
官署名。东汉时置。掌佐皇帝处理百官升降、选任事务。始置于东汉光武年间。置尚书主曹事。《晋书·职官志》: “至成帝建始四年 (公元前29年) 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5人,1人为仆射,而4人分为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各有其任。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5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至隋去 ‘曹’ 字,称吏部,始为官署。
官署名,东汉置,掌选举和祠祀事。《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灵帝时又改称选部)......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晋置吏部、三公......六曹。"曹长官为尚书,属官为郎。其后,历代多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