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后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后赵十六国之一。晋太兴二年(319)羯族石勒称赵王,建立政权,统有二十四郡,户二十九万。太和元年(329年初)底灭前赵,据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三年称帝,改年号建平,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史称后赵。与东晋、成汉鼎峙,极盛时期据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部分地区。历传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石祗。永宁二年(351)为冉魏所灭。自石勒称王起,凡三十三年。 后赵 后赵十六国割据政权名。羯族石勒建。319年石勒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 (今河北邢台西南)。330年改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改称帝。史称后赵。335年石勒侄石虎迁都邺 (今河北临漳西南) 统治地区有今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各一部分。351年为汉族将领冉闵所灭。共历5主,33年。 ☚ 前凉 前燕 ☛ 后赵十六国之一。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所建。晋太兴二年(319),石勒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统有24四郡,29万户。屡败晋军及周邻诸部,据有冀、并、幽州及辽西一带。太和元年十二月(329年初),执杀前赵主刘曜。次年九月,擒曜太子刘熙,灭前赵。三年,称帝,改元建平,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石虎建武元年(335),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连年用兵于辽西鲜卑、朔方鲜卑、前燕及东晋等。极盛时期据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部分地区。太宁元年(349),虎死后,诸子争权相杀,权臣擅政,势衰。自石勒称赵王起,历传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石祗,共7世。永宁二年(351),为冉魏所灭,凡33年。附后赵世系(见下页): 后赵十六国之一。公元319年,据有河北的羯族贵族石勒称赵王,都襄国(河北刑台)。为区别刘曜的赵国及历史上其它以“赵”为号的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击灭前赵。330年称帝。《十六国疆域志》载其全盛时“南逾淮、汉,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据有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及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声威及于西域。石勒在位时虽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但剥削较轻,注意拉拢汉族地主,初步实现了胡汉贵族的勾结。石虎时迁都邺城(河北临漳西北),统治十分残暴,民族矛盾加剧,导致349年梁犊起义,由此一蹶不振。350年为冉闵所灭,历六主,三十二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